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11:24: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移动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移动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广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不仅能够协助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能满足众多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本文就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课程中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实例分析研究。

关键词:移动技术;小组合作学习;中职英语教学;设计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庄婧.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9):219-220.

一 研究背景

         为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部于2016年6月颁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在创新基础上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构建信息化教学有效新模式,成为教师们不断的思考。本人尝试将移动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更能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二 移动技术发展背景及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自1890年特思拉(Tesla)为无线通讯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誉为无线电之父的马可尼(Marconi)在1894年第一次将无线信号传输到两英里外,移动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使移动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通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融合,移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带来的移动交互,为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随时随地(Anytime,anywhere)在线联接、通信联络和信息交换提供了可能,为移动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推动着社会形态及组织形态的进一步变革。北京大学崔光佐教授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习者和教师双方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移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推送教学相关微课视频;学生接收任务后,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阅学习内容及相关资讯;移动技术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的方式众多,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出移动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三 移动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之间的成员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通过合作与研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师生之间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交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

 
(二)移动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藉着高覆盖率的移动通讯网、高速无线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移动信息终端,移动技术的使用开辟了广阔的移动交互的空间,并已经成为普及与流行的生活、工作方式。目前,移动技术和云计算已经在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要学习课程的特点通过移动技术查阅到丰富的资料,再制作出合适的微课,通过学习空间给学生进行课前推送,让学生实现跨越时空的个性化学习。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即时答题反馈,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并动态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课后,教师借助移动技术,也可以完成检查拓展及答疑,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

四 移动技术在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移动技术在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实例探究——蓝墨云班课中的小组活动功能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精读课文Unit3 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为例。课前,教师在云班课的资源库中推送相关单词资源,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推送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课中,教师选用随机分组功能,学生在线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

\

\

 
        线上随机分组功能:打破了教室座位限制的分组讨论模式,学生在期待中,加入新的学习小组,这种新鲜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移动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小组活动的数据得到即时显现及反馈,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的调整及学生学习模式的调整。学生更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中。课后的大数据分析也很好地作为学生参与及评比的依据。

五 总结与展望

      教,是为了不教。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时代飞速发展,移动技术支持的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头脑风暴,问卷调查,互评答疑等小组合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探究学习并重,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同时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点对中职学生尤为重要。在信息时代,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如何更好更充分的把移动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当中乃是我今后不断的思考与追寻。

参考文献

[1]李桂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教师版,2006(1):58-59.
[2]曹嬿.口译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一项基于英语专业口译初学者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1):122-125.
[3]宁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以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潘锡芳.让小组合作学习更行之有效——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新一代月刊,2010(2):12-13.
[5]潘宁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4):91-92.
[6]赵希林.借助微信辅助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64-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