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 高效的预算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内控水平,从而助力 企业加强各方面管理,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对此,本 文基于内控视域讨论了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以 及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安 排、预算绩效管理与企业各部门业务脱节、绩效管理中未 考虑全面预算、绩效和考核脱节、绩效考核激励手段单 一、未对员工适时开展绩效培训等,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 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 制,这样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获得优势的竞争地 位。企业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已经成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企业全面落实预 算管理,需要在内部控制理念下形成科学、系统的绩 效管理体系。当前,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开展了预算绩 效管理,但预算绩效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企业亟 须探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 证企业预算的科学落地,从而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 有利条件。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预算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指企业对自身的资源、资金、资产、业 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投融资等)等对象 的开发、利用、保存、整合、优化进行全方面的管 理。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为确保资金、资源、资产得 到合理化利用,让企业业务获得健康、持续发展而进 行的包括组织、调节、控制、监督等各类活动。从内 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紧密的关 联,即二者工作对象都是资源、资金、资产和业务。
在内部控制评价时,需要财务部门关键人员参 与,因而内部控制不会脱离财务这一主线[1] 。这是源于 企业财务工作内容与内部控制对象有着紧密的关联。 尤其是企业预算管理很好地将内部控制和财务工作联 系起来,最终让财务管理成为内部控制的核心。换言之,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 保内部控制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这是源于 企业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资源规模、运营资金水平、 资产种类多寡、业务盈利水平高低等进行核算、分 析、评价,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参考。此 外,内部控制、企业预算都需要建立在企业发展目标 及企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二者都要为企业战略目标 的实现而服务。从这一层面来看,内部控制和企业预 算管理之间又形成彼此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因此,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来探究企业全面预算绩 效管理十分必要,可以通过该视角找到预算绩效管理 中不利于内部控制形成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 预算管理,为企业内部控制夯实基础。
二、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所谓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 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 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 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
(二)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1.激励全员重视企业预算管理
企业通过预算管理有效整合和分配各项资源,实 现企业利益最大化[2]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员共 同参与。对企业预算管理进行绩效管理,是在充分掌 握企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基础上,涵盖所有部门、 所有岗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加以量化,以该量化指标 评价各部门、各岗位在预算管理上的态度、效率,以 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形式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督 促全体员工能够更加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积极 地参与其中。
2.对全员预算管理形成指导
预算绩效管理依靠的是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实际上就是对所有成员形成的预算管理要 求。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积极遵循预算管理指标,用 这些指标来衡量自身工作成效,才能保证企业全面预 算管理的彻底落实。这也要求企业在预算绩效管理 中,必须形成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保证指标对全 员预算管理的指引性、指导性。
三、当前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安排
首先,部分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只针对管理层员 工,而忽视了普通员工的预算绩效管理,导致预算管 理不能深入到基层。其次,预算绩效管理没有考虑到 部门和部门成员关系,导致部门目标和成员的目标不 统一。再次,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保 障,这导致企业高层、中层、 一线员工对预算管理认 识不一,难以开展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预算绩效管理与企业各部门业务脱节
预算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对各业务部门的资金、 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存、维护等进行评价和 考核的环节,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深入各业务部门内 部,以业财融合模式充分掌握各部门情况。然而,目 前很多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与各部门业务脱节,不能 充分反馈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 式,难以发挥实效。
(
三)绩效管理中未考虑全面预算
预算绩效管理目的是构建全面预算体系,激励全 员参与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目标达成。但全面预算管 理是一项具有全面性和目标性的企业管理模式,涉及 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3] ,操作难度性很高,需要绩效 管理能够给出具体指引。然而,在企业预算绩效管理 中,管理者缺乏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导致绩效管理中 的指标缺乏全面预算的指引性、指导性。
(四)绩效和考核脱节
绩效和考核是两个概念,但部分企业在预算绩效 管理当中,将绩效和考核混为一谈,往往仅形成几个 指标,用指标简单地衡量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但 是,缺乏后续的深度分析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同 时激励环节缺失,绩效和考核均未能发挥其价值和作 用。各部门因此也并不重视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预 算绩效管理形式化十分严重。
(五)绩效考核的激励手段单 一
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了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能 够保证绩效和考核的联系,但最终由于激励手段比较 单一,忽视了员工对激励的多样化需求。这无形中降 低了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发挥出激 励机制的作用,不利于形成全员预算管理。
(六)未对员工适时开展绩效培训
绩效管理是否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是否可以 指引员工相关工作,主要取决于绩效沟通环节的工作 质量,绩效培训一个关键的沟通环节。在绩效培训过程中,人力资源与所有人针对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 果利用等形成意见交换,最终形成彼此认可的绩效指 标和激励内容。很多企业未适时开展有效的绩效培 训,只是象征性地发个通知,让员工了解绩效指标、 激励内容即可,导致员工没有参与绩效指标、激励内 容制定的权利。
四、提高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
在企业管理中,预算绩效管理属于全面预算管理 的一个层面,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以项目为单 位,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等手段来评价项目情况,最终 实现有效节约各类资源、增加项目利润的目的。通过 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将资源分配与绩效紧密结合起 来,最终构成了完善的全面预算系统[4] 。为了达成这一 目标,需要管理者增强内控意识,采取以下预算绩效 管理策略。
首先,在绩效管理上要一视同仁,要以全面预算 绩效管理为目标,将绩效指标不断分解到各部门、各 岗位,既要有管理层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也要有一线 员工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
其次,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和部门成员预算绩效 管理指标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换言之,部门成员预算 绩效指标是在部门预算绩效指标基础上分解而来的。
最后,为了构建出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必 须建立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内部审计制 度等,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保证预算绩效管 理的可执行性,通过全面的制度建设保证预算绩效管 理落地。
(二)积极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业财融合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和各部门脱钩,主要是指预算 绩效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未能就预算绩效管 理目标达成共识。因此,在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中,财 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深入企业各部门,充分 了解各部门在预算管理当中的情况,对这些部门在资 金、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保护上的运行机制,然 后形成科学的管理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绩 效管理和各部门、各岗位产生关联,让各部门不断优 化完善,在提高各部门业务水平的同时,可以提升预 算管理效率。
对于绩效目标的设定,通过财务部门、人力资源 部门深入企业的各部门,了解各部门情况后,建立科 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对该目标的审核又可 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审核和业务部门审核[5] 。预算管理组织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来审 核绩效管理目标,然后将管理目标通过财务部门、人 力资源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结合自身情况来调整预 算绩效管理目标。通过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才 能确定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为预算绩效指标的 分解奠定基础。
(三)以构建全面预算体系为目标
预算绩效管理需要以构建全面预算体系为目标, 这是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杠杆,驱动所有成员向该目标 集中和迈进。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转变、专 业绩效管理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和全 面预算管理的关系,要认识到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 是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抓手,从而不断提升预算绩效 管理水平。
其次,积极培养专业预算绩效管理人才,通过该类 人才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该类人才一方面可以 从企业财务部门抽调,经过人力资源预算绩效管理综合 培训和财务部门进行的管理会计培训后上岗;另一方面 可以从社会招聘等渠道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由于部门不同、岗位不同,绩效管理指标各异, 在具体考核时,必须建立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个性化 指标,这样才能使考核更具合理性,避免传统考核流 于形式的问题。例如,业务部门需要将业务收支(应 付账款、应收账款、采购成本等),投入产出比,资 源开发、利用、维护情况,预算执行质量等作为预算 绩效管理指标;而科研部门则需要将科研经费使用情 况、科研成果以及转化率、预算执行情况等作为具体 指标。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指标设定具有专业性,是决 定绩效考核质量的关键,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在具 体操作中,专业人才会将全面预算体系建设所要完成 的工作结合各部门、各岗位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 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以该指标来指导预算工作,从而 建立健全出全面预算体系,保证绩效考核的高效性。
(五)进一步丰富激励内容
激励是员工认真工作的重要动力,为了提高员工 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达到 良好效果,需要不断增加和丰富激励内容。在具体工 作中,工作人员可以与各部门、各岗位充分沟通并形 成具体的激励内容,以确保激励的多元化。例如,奖 金、年假、福利、绩效工资等都是重要的激励手段。
同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激励内容,从而可 以提高员工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可度,使其更积极地 投入预算管理中。
(六)积极开展绩效培训工作
当前,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为了提升 绩效培训的效率,企业可以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 段,建立合适企业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信息平台[6] 。该 平台既能促进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也能够提 供完善的培训板块,使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结合自身 工作情况实现碎片化学习,在不影响工作的基础上, 充分地学习预算绩效管理有关内容,深入理解和掌握 绩效考核指标,并且将自身观点和想法传递给预算绩 效管理者,保证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设定的科学性。最 终,实现绩效沟通、绩效培训双重功能,减少预算绩 效管理过程中因为培训不及时而导致的上下错位,横 向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的问题。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十分重要,是企业 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管理环节。通过 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引导全体员工积极投入预算管理 中,形成全面预算、全员预算的管理氛围。为了提升 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层、专业人才要积 极地参与到其中,增强内部控制意识,以建立全面预 算管理体系为目标,制定出系统的绩效管理指标、建 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必要的绩效沟通、绩效培 训来保证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 上下同心、左右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内控的建设不断 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丽杰,钟辉,梦丽雯.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外延 [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9):41-42.
[2] 许亮.浅析绩效考核在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财 讯,2021(23):42-43.
[3] 胡丽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市场, 2020(25):84-85.
[4] 刘晓瑜.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及优化策略探讨[J].企 业改革与管理,2022(22):135-137.
[5] 叶婉丽.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策略探讨[J].管理学家, 2022(3):52-54.
[6] 张毅.内部控制视角下国有轨道交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 的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9):85-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