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指挥棒”, 有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在我国企业的应 用实践过程中, 其短板也逐渐显现。由于缺乏准确数据对 绩效考核的支撑,使得考核结果难以做到公正、精准。内 部模拟市场能有效反映市场经济原则、价值规律, 使企业 内部各单位、个人之间形成一种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互动 关系, 其互动的定量反馈(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总 额等) 恰好能作为考核的依据,实现精准考核。本文以国 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 为例, 分析其如何在省级电网企业嵌入内部模拟市场,建立合理 的交易体系, 构建基于服务关系的部门、岗位之间的市场 化互动模式, 将模拟市场利润作为市场化互动的定量反馈 结果,嵌入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实现精准考核。
一、基于内部模拟式市场的绩效考核基础理论
(一)内部模拟市场的构成要素
内部模拟市场又称模拟市场或模拟内部市场,起 源于企业实践。内部模拟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 集团将内部单位间的业务支撑关系从无偿转变为有偿 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交易关系,按照市场化规则进行内 部业务结算并核算其内部模拟利润,开展绩效评价, 完整反映各单位的效益贡献。内部模拟市场一般由交 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规则和交易价格四要素构 成,其中,交易主体指在进行内部模拟市场交易过程 的经营单元,是内部供应商或内部客户,也是内部的 责任中心和绩效考核单元;交易对象指在内部模拟市 场交易中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进行交易的产品或服务; 交易规则指用于规范内部模拟市场交易主体各方行 为,协调内部关系的法规制度,包括计量规则和结算 规则;交易价格指交易主体间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 格,是内部模拟市场交易主体经济利益的直接体现。
(二)内部模拟市场与省级电网企业绩效考核的 关联
绩效考核是对过去某个阶段实际绩效与计划绩效 的差异进行评价,以探求如何改进和提高今后的绩效。现代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基于关键绩效指标 (KPI)的考核模式、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绩 效考核模式、基于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方法(OKR) 的绩效考核模式。但是,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在这些方 法运用上受到缺乏准确数据作为支撑的限制,使得绩 效考核精准性极大地降低,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受到质 疑。江苏电力通过在省级电网企业引入内部模拟市 场,利用各交易主体间交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数 量,使企业存在服务关系的部门、岗位之间从原来在 行政手段推动下的分工协作互动关系变为有偿的双边 或多边模拟市场互动关系。这些互动关系产生的定量 反馈结果可作为实现精准考核的准确数据支撑。
内部模拟市场的定量反馈结果主要是指内部模拟 利润。江苏电力根据不同模拟市场主体的业务特点, 分类计算供电业务主体、支撑服务主体和管理主体模 拟利润。将内部模拟利润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采取 价值目标和业务目标双导向,以内部模拟利润为核 心,建立内部模拟市场效益考核指标,评价内部模拟 市场主体的价值贡献。将内部模拟利润效益评价纳入 组织绩效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中,并将考核结果与 工资总额、单位负责人薪酬双挂钩,激发全员关注经 营效益、持续增收增效。
二、案例企业的主要做法
(一)构建省级电网企业内部模拟市场机制
1.明确内部模拟市场交易主体。分别从横向和纵 向识别、确认省级电网企业所有价值创造单元,将所 有价值创造单元置于市场化环境之中,深入分析各单 元在价值链中的贡献,按业务全面逐级覆盖原则,建 立全业务口径的省、市、县三级内部模拟市场交易主 体。根据各单元在电网经营价值链中的定位,将内部 模拟市场的主体划分为内部业务采购方、内部业务供 应方和管理机构。内部业务采购方向内部业务供应方 采购支撑服务,向外部用电客户提供服务;内部业务 供应方主要为内部业务采购方提供服务,向外部供应 商采购物资及服务;管理机构通过专业归口管理,引 领专业发展、解决专业问题,在内部模拟市场交易主体之间起到调节和服务作用。
2.识别、确认内部模拟市场交易对象。内部模拟 市场交易对象是各交易主体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 内部业务。首先,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标准成本层次, 根据业务颗粒度,将内部业务统一划分为业务级、业 务细项和作业级,省级市场内部业务为业务级、地市 级市场内部业务为业务细项,县级市场内部业务为作 业级。以内部业务供应方为主,依次梳理内部业务, 省级市场的内部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电网技术研究、项 目规划与评审、设备运维检修、客户服务、信息化建 设及运行维护、物资采购与供应服务、教育培训等。 其次,分析业务属性,将内部业务区分为“一对一” 和“一对多”两类,根据受益对象确定成本承担对象, 确定成本确认方式。“一对一”业务指能直接确定受益 对象及其受益数量,能等额同步确认成本;“一对多” 业务指能直接确定受益对象,但不能直接确认其收益数 量,因此需要摊销传导确认成本。
3.构建内部模拟市场交易规则。首先明确计量方 式,按照内部业务活动性质确定,对可计量工作量的 重复操作类业务以操作次数为业务量,对不可计量工 作量的业务选取与业务投入资源消耗高度正相关的统 计值作为业务量。其次设定交易价格标准,有外部市 场价格的,直接取用市场价格定价,真实量化市场化 价值贡献水平;无外部市场价格但有国家、行业、国 网公司相关标准的,按标准成本加合理利润定价;无 外部市场价格也无标准成本参考的,按照成本补偿原 则定价。最后建立结算规则,包括各类单位间提供的 内部业务结算、公共成本分摊等。内部业务结算是内 部支撑业务提供过程中业务价值转移的量化,在内部 模拟市场运行过程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主体按 经核定的内部交易业务量乘以交易价格,确认内部收 入;接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主体按经确认的内部收入 金额,等额同步确认内部采购成本,保持原有整体利 润不变。
(二)内部模拟市场互动的定量反馈与绩效考核 对接
1.制定内部模拟核算规则。根据不同模拟市场主 体的业务特点,分类计算内部业务采购方、内部业务 供应方和管理机构的模拟利润。内部业务供应主体的 内部模拟利润计算,首先按责权利对等原则,计算应 归属于本内部业务供应方的账面收入,以及人工成本、项目成本、非项目化运营费用等账面成本;在此 基础上按具体的内部业务交易情况,加计内部交易收 入,减计内部交易成本;再减去公共成本传导额。内 部业务采购主体内部模拟利润计算,首先按责权利对 等原则,对账面收入、成本进行适当调整分配,确定 应归属于本内部业务采购方的账面利润;在此基础上减 去向内部业务供应方所采购但未结算产品或服务的内部 交易成本;再减去公共成本分摊额。如图1所示,管理 机构的内部模拟利润以开展专业管理活动量化的增收节 支额计。
2.内部模拟市场效益结果嵌入绩效考核规则。将 内部模拟市场效益结果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为绩效 考核提供量化反馈,进而实现精准考核。内部模拟市 场效益结果嵌入绩效考核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内部模 拟市场效果结果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此考核 方式适用于内部模拟市场建设初期,内部市场化运行 机制不够成熟、核算精度不够的情况,通过设置较小 的考核权重过渡,逐步树立全员的经营意识。二是设 置专项考核,开展专项激励。此考核方式适用于在 内部模拟市场建设初期为强化经营理念,或用于在内 部模拟市场建设成熟度更高以后,设置更高的激励比 例,强化经营压力的传递。
3.明确省级市场绩效考核指标。为突出各主体单 元的贡献与努力程度,尽量避免天然条件对考核结果 的决定性影响。在设置内部模拟市场效益结果考核指 标时,内部业务采购主体着重自身目标达成与增长、 效益贡献与增长、单位效益类指标考核;内部业务供 应主体着重自身目标达成与增长、单位效益类指标考 核;管理机构着重自身目标达成,如第36页表1所示。
4.考核压力层层传递落实。根据省级电网企业总 目标,各地市级单位及各县级单位、各班组、员工依 据总目标纵向层层分解设定各自的目标。各单位、部 门及员工纵向强化对上级绩效目标的支撑,横向强化 协作配合。区分指标受被考核单位主观努力影响程度大小,分别设置不同的激励标准。针对受被考核 单位主观努力影响程度较大、受天然条件影响较小的 指标,设置线性考核标准。即完成目标值得基本分; 低于目标值,按未完成比例扣分;高于目标值,按插 值加分。针对受被考核单位主观努力影响程度稍微偏 小的指标,分段设置激励标准。即完成目标值得基本 分;低于目标值,按未完成比例扣分;高于目标值, 按等距加分,如图2所示。
5.常态化考核结算。建立月度结算制度,对于 “一对一”业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内部业务对账 单,推送给内部业务提供方和受益方确认,并自动根 据交易量和内部业务价格核算当月内部业务交易额; 对于“一对多”业务,专业管理部门核定当月内部业 务量并确认分摊基数和分摊模型后,信息系统自动根 据模型进行计算,向业务提供方和接受方自动确认为内模收入和内模成本。按季开展内模考核,首先,汇 总各单位季度内部模拟收入和成本;然后,接入各单 位账面利润、用工总量、资产总额、传导内部价值成 本等;最后,计算各单位内部模拟利润、内部模拟利 润目标完成率、增长率、人均成本内部模拟利润率、 度电内部模拟利润等经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将内部 模拟考核结果纳入薪酬分配模型,与被考核单位的工 资总额、单位负责人薪酬及绩效工资二次分配“三挂 钩”。并以效益为引领,推行复合评奖,将内部模拟 考核贯穿至电网建设和电网运行各环节,引导全员进 一步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三、结语
综上,江苏电力通过在省级电网企业引入市场化 运作方式,围绕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规则构建 了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并将模拟利润作为各市场 要素互动的定量反馈作为考核依据,融入考核规则, 实现精准考核。通过植入内部模拟市场架构,将内部 市场其必备的标准制度管理、价格管理、交易模拟结 算等职责融入其中,使绩效考核更能客观反映业绩贡 献、准确衡量价值创造,强化激励提质增效,推动企 业转型向更高质量发展。2020年,江苏电力对地市级 单位(13家供电公司、9家业务支撑机构)实行内部模 拟市场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2021年推行内部模拟市 场及考核全级次覆盖;2022年推行全主体覆盖,将市 场机制推进至各层级分公司及内设机构,强化各主体 的经营理念,实现精准考核、精准激励。通过应用实 践,江苏电力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超过2%。
参考文献
[1] 陈慧杰.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J].大众商务,2010(10):47.49.
[2] 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人人都是经营的主角[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3] 何葆全,梁岳.电网企业以价值为核心的内部市场化管理创新实践[J].企业管理,2018(S2):424-425.
[4] 何洁.基于内部模拟市场化的高校后勤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5] 达琳 ·M·范 ·提姆.绩效改进基础[M].中信出版社,2015. [6] 刘泽华.基于内部模拟市场的业绩考核管理体系及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95.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6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