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贸易的多元化发 展,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 内部控制一直都是 企业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根据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之间 的区别与联系,本文将针对基于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 制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首先阐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 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 现状,然后以华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例进行探究,以期 为其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华为;内控体系
一、引言
在公元前3600年苏美尔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内部控 制最初的形态。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内部控制在 企业中的运用愈发重要。美国自21世纪初安然事件发生以 来,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管控愈发重视,并以《萨班斯法 案》立法的形式,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加以严格的约束。
面对新时代国家治理、产业升级、财务共享等环境 变化,我国紧跟时代步伐,自2002年初发布《上市公司 治理准则》到2012年出台《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 定》,表明了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同 时这也敦促着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建设。企业要想由小变 大,资本运营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跨越式 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企业想要变大变强时,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并合理安排公司治理机制,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分必要。企业要在风险中获取收益,就必须评估风险、 管理风险、驾驭风险。参考华为内部控制体系,近百条的 内部控制条例,希望对其他企业有所启发。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从重叠的关键要素来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交叉,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 营活动和发展效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三个主要目 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此外,风险管理 还增加了战略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在内部 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 程中,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 但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运行,可以保证企业各项活 动有序进行,避免发生偏离正常运行程序的突发事件, 以给企业带来不利的损失。同时,风险管控做好风险管 理的基础工作,这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为更好、更 全面地识别风险事件提供便利,一个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预防、避免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发生,内控 通过各种融合的制度规范,开展各类有序的控制事项。企 业应积极探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二者 应该既交叉又独立,最终共同作用于企业运作中。
(一)平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梳理流程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制约着企业发 展的质量和速度,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风险评估和控 制能力。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在风险防控方面也 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企业进行 战略调整、优化改善时,第一步往往都是梳理流程。将流 程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再对经营进行改善。
为平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单位负责人应高度重 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权衡,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地增减员 工。每一枚硬币都有其利弊,机遇和风险必然是并存 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和风险管理机制。其 中,风险评估的功能是识别、分析和评价风险,控制措 施的功能是应对、防范和化解风险,内部监督的功能是 全程监控。为了准确识别和处理风险信息,就必须对信 息进行收集、传递、沟通和应用。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 部控制是从企业战略层面分析、评价和管理风险,加强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二)前动和后动的平衡关系——流程责任制
华为内控制度的第一道防线是流程责任制。建立过 程中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在华为的内部控制手册 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目标,你就必须做出 承诺;有了承诺,就要实现;公司财务总监负责全公司 的内部控制管理,业务控制部向公司财务总监报告。华 为倡导流程管理,体现了业务的本质。过程管理是企业 管理的核心。设立专门的内控和风险管理部门,形成流 程体系的外循环。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调整公司整体风 险管理策略。任何业务活动都有一个清晰结构化的流程 来引导,通过流程的构建,所有人都从大量低效的工作 中解放出来,从事高价值、高主动性的工作,以专注于 整个价值链的延伸,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治理、管理、风险、控制的整合——风险监 管体系与内部审计制度
治理、管理、风险、控制整合的过程将克服原本内 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与管理脱节的不足,提高了 内部控制与组织的整合性和全员参与性。风险监管体系 是华为内部控制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加强风险导向审 计,防范风险事项。华为长期致力于通过资源的持续投 入建立符合业界最佳实践的合规管理体系,并坚持将合 规管理端到端地落实到业务活动及流程中。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更为有针对性的效果,使内部控制工作更加具 体有效。
内部审计制度是华为内控制度的第三道防线:内部 审计部门是司法单位。相对而言,风险管理涉及更为深 入。将企业发展战略、内控目标和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传 达给每一位员工,建立可控的信息共享体系,以避免 “一叶遮住百丑”的现象发生。因此,企业应积极接受外部审计师的监督,确保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各单位要 加强制度建设,以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相互制约 的工作体系,持续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行为,对预防腐 败具有重要意义。
(四)“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执行模式相融合
在华为,任正非要求:“员工参加管理,不断地优 化从事工作的流程与工作质量,改革一切不合理的流 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通 力合作,而且需要构建符合本单位需要的内部控制制 度。需要企业每一个人的努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 成整体良好氛围,清晰分清企业的责、权、利三者关键 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对 内部控制的认识,明确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区别 和联系。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总是走在路上,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这需要企业不断去追逐、改进。
三、结语
任正非说:“全球统一核算和审计监督就像长江的 两道堤坝。只有这两条堤坝足够强,才能顺利有效地发 挥财务管理职能。”有效的设计方案和内部控制系统的 合理运行,可以保证公司主题活动有序开展。
近年来,紧随国家政策,匹配华为企业的长期发展 规划,华为致力于财经管理的精细化和综合化,持续建 设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税务遵从管理体系,并积极推动 财经作业高效、敏捷、智能地开展。他山之石——华为 的内控管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杆,在基础 工作中,可以方便、范围更广地识别风险事项。华为不 仅重视基本的流程制度建设,而且更加重视内控体系的 建设,制定并持续完善相应的问责机制、以保证流程制 度的高效运行:以三道防线建立起点线面有机结合的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支撑起了华为的商业成功与持续发 展。完善的风险系统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避免和控制 各种风险的发生。随着两者的逐步完善和不断完善,两 者不仅应相互交叉,而且还应相互促进、融合,并最终 改进公司的运营状况,输出更大的产出。因此,公司应 从联系发展趋势的角度来对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并适当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以保障公司的平稳运转,推 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毅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集体经济, 2021(15):37-38.
[2] 唐大鹏.国家政策法规制度解构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重构——兼论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建设[J].财会通讯, 2020 ( 14):3-9.
[3] 王洁.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联系与区别[J].中外企业家, 2019(36):22.
[4] 李采.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 2019(10):158-159.
[5] 覃金福.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探讨[J].财会学习,2019(10):254, 2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