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6 16:01: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2015 年 8 月至2017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选取 70 例,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n =35 例)采用眼底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n =35 例)采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激光;雷珠单抗

本文引用格式:刘飞.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118.

\

0引言

糖尿病最为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患病的时间长短、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等控制情况都影响着糖尿病的患者是否会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现阶段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多数采用眼底激光进行治疗,但是临床疗效比较单一。因此本次研究将 2015年 8 月至 2017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选取 70 例,主要分析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 2015 年 8 月至 2017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选取 70 例,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n =35 例),实验组患者(n =35 例)。所有患者都经过相关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8 例,女 17 例,年龄在 25-70 岁,平均(49.8±3.9) 岁;实验组患者中男 15 例,女 20例,年龄在 28-69 岁,平均(47.3±3.2)岁。所有患者都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眼底激光进行治疗,采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在眼球滴入,实施散瞳处理,然后采用盐酸奥不卡因滴眼液对患者眼部实施麻醉处理。如果患者的病变属于非增殖期应该采用局部视网膜激光治疗,增殖期以及增殖前期的患者都采用全视网膜激光治疗。治疗过程中光斑设为Ⅲ级, 强度为中度、激光的直径为 200-300 µm,曝光时间为 0.2 s 左右。连续治疗 3-4 次,期间间隔时间为 2 周内。

1.2.2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进行治疗, 实施眼底激光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用药,雷珠单抗 1.5 mg 左右注入患者的眼巩膜表面以及边缘后方 3.5mm 的玻璃体腔内注射,完成后压迫进针的部位,将适量的地塞米松眼膏在此进行涂抹。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半年的随访,对两组患者采用标准视力表 5 分法评估其视力的恢复情况。主要包括视力提高、视力稳定、视力下降。

1.4统计学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 SPSS 20.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 2 实施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组 35 例患者中,视力提高 20(57.14%)、视力稳定13(37.14%)、视力下降 2(5.71%),对照组 35 例患者中,视力提高 11(31.42%)、视力稳定 14(40%)、视力下降 10(28.57%), 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3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视网膜新生血管为主要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称之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称之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近年来,医药科技突飞猛进,尤其是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这类药物的出现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性。眼底激光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视网膜缺氧的状态,抑制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以及生成具有阻止作用。但是这种治疗办法比较单一,使得患者会出现一些列的不良反应。雷珠单抗是一种血管生成的抑制剂,将其作用于机体后,可以有效的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了血管的萎缩,而且雷珠单抗是单克隆抗体片段中的一种,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 的结合效果比较良好,最终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产生抑制效果 [3]。将眼底激光治疗和雷珠单抗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效的降低了眼内炎、白内障、角膜损伤、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等不良反应,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安全性比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杜鹃, 刘媛. 雷珠单抗辅助 23G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6):12889-12994.
[2]杨露. 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 DR[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64):12537.
[3]丁剑锋 . 用雷珠单抗和眼底激光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14(15):34-35.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6/2018092604015782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