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神经外科;应用效果;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杨彩云.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95-296.
0引言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周围神经系统、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进行针对性治疗并探索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1]。神经外科患者多为危重患者,通常会由于神经受损或者昏迷等原因出现呼吸困难、咳痰困难和舌根后坠等现象[2],因此需及时给患者进行术后呼吸道等护理工作,此外,患者在治疗后也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因此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相当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患者对护理需求的提高,常规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神经外科患者的需求。为此我院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旨在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1-74岁,平均(53.1±3.3)岁;患病类型:脑出血12例,脑外伤18例,脑肿瘤1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2-76岁,平均(53.3±3.2)岁;患病类型:脑出血13例,脑外伤19例,脑肿瘤1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
1.2纳入标准。
①家属或患者签署知情同意者;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均符合《神经外科护理手册》[3]标准;④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者。
1.3纳入标准。
①家属或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者;②未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4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过程如下:①呼吸道护理:让患者进行吸氧以保证其呼吸道顺畅,并及时清除患者分泌物;②基础护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体征变化,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③安全护理:躁动患者应加强床边的护栏保护,时刻关注患者的变化以防止出现意外状况;④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讲述其他成功康复的病例给患者建立信心,同时向患者介绍其手术情况消除患者的焦虑;⑤饮食护理:术后1日可给予患者高热量和高蛋白食物,术后2日起逐渐改为清淡饮食,对昏迷患者可鼻饲。
(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过程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选拔出责任心强、领导能力强的护士长1名,挑选8名护士组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②预防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操作水平,严格执行无菌条件操作,并对病房和呼吸机管道等器具进行严格消毒,保证病房的空气清新;③吸痰护理:首先用听诊器确定痰液位置,在无菌操作下给予2 min高浓度吸氧,后调整吸痰负压为14.0 kPa防止痰液残留;④呼吸道湿化: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4毫升,配成溶液后加入面罩雾化器,氧流量调2-3 L/min,持续24小时湿化,另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选着合适的化痰药进行Q8 h或Q6 h定时雾化;⑤气管套护理:妥善固定气管套管系带,严格掌握套管松紧度,用0.5%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并定时对气囊放气以保证气管套畅通。
1.5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静脉炎、消化道出血及口腔溃疡并发症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所得的结果并进行分析。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数据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86%,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面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总人数为40人,对照组为31人,两组满意度分别为93.02%和72.0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显著的效果,见表2。
3讨论
国际神经外科从初创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可分为以下几类:大体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和微创。神经外科患者多数具有发病急和病情危重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对患者进行护理。传统的护理措施较单一,患者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也没能很好的降低,因此如何加强神经外科患者护理成为患者恢复的关键。
循证护理起源于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4],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明智、审慎、明确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以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5]。在循证医学的科学指导下制定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因此本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由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1.86%;观察组护理满意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09%。由此表明循证护理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综述所述,循证护理能更好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方面起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丘文,谈泳梅.对行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256-258.
[2]周元,李游,任兴珍.神经外科腰大池引流患者症状发生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153-154.
[3]陈茂君,蒋艳,游潮.神经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3-27.
[4]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2019年年会通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02):231.
[5]丘文,谈泳梅.对行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256-2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