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研究关于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和对策,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在我科治疗的 128 例神经外科疾病,根据随机数字法,按照就诊次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4 例)和观察组(6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4%,低于对照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5.31%,高于对照组的 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神经外科疾病;细节化护理;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应娜, 胡婷 , 王碧芬 , 等.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和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236+238.
0引言
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有脑外伤、脑出血、脑及脊髓肿瘤、癫痫等,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 对患者及家属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近年来, 细节化护理在临床逐渐发展起来,它可以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及心理情绪等进行全面的护理,受到众多患者的支持[1]。因此, 本文探讨关于神经外科疾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 68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确诊为神经外科疾病。根据随机数字法,按照就诊次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各 34 例。观察组男 18 例, 女 16 例;年龄 27-60 岁,平均(31.25±2.93)岁;对照组男 17 例;女 17 例,年龄 26-59 岁, 平均(31.12±1.9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方面, 无特殊差异(P> 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①了解神经外科疾病的病情、健康状况及身体潜在不良因素;②围手术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③遵医嘱为患者创口换药、输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护理:①术前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安排相关检查,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指标,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②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摆放好合适的体位,方便手术的实施;③患者返回病房后,观察创口恢复情况,并进行健康宣教, 嘱患者 1 周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运动,防止形成术后血栓;1 周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④指导患者健康合理的饮食, 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2]。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量表(Bathel 指数),包括患者大便、小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床、椅之间)、活动(近距离步行为主)、穿衣、上楼梯(包括使用手杖)、洗澡等 10 项检查内容,分别有 0 分、5 分、10 分、15 分 4 种积分评定标准,总分为 100 分,>60 分表示有轻度功能障碍,41-60 分表示有中度功能障碍,21-40 分表示有重度功能障碍,<20 为完全残疾。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内容包括继发脑出血、术后感染、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脑脊液漏、术后癫痫、肢体功能障碍、便秘等。
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项目有住院环境、护理内容、护理工作方法等多个方面。总分记录为 100 分,得分 >80,为非常满意满意;得分 60-80,为满意; 得分 <60,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 + 满意例数)/ 总研究对象例数 ×100%。
1.4统计学分析。根据 SSP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 χ 2 检验。P< 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基本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护理干预前,两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 1 例继发脑出血、1 例术后感染、1 例中枢性高热、1 例上消化道出血、1 例肢体功能障碍、2 例便秘,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0.94%(7/64);对照组患者中例 1 继发脑出血、2 例术后感染、2 例中枢性高热、2 例上消化道出血、1 例脑脊液漏、1 例术后癫痫、3 例肢体功能障碍、4 例便秘,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0%(16/64)。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 2=4.293,P =0.038<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 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讨论
神经外科疾病在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由于神经外科疾病预后差、常伴有并发症等,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两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常规护理通过了解患者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为患者创口换药、输液等,帮助患者护理疾病,但对患者基本生活能力帮助甚微,仍需进一步改善, 而细节化护理通过调节患者心理情绪、对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等,可有效提高患者基本生活能力 [4]。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94%,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常规护理对神经外科疾病并发症控制方面不佳,而细节化护理通过安排科学的饮食、及时为患者换药、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功能锻炼等, 可有效降继发脑出血、术后感染、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脑脊液漏、术后癫痫、肢体功能障碍、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5.31%,高于对照组的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有明显优势,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外科疾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加大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栾艳. 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14(8):139-140.
[2]高莉萍, 刘虎军. 神经外科进行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 [J]. 河北医药 ,2016,38(23):3678-3680.
[3]杨芳. 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1(1):117-118.
[4]陈丹. 细节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4(20):167-168.
[5]夏红霞, 孙锦霞. 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细节化管理方式与意义评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21):69-70.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和对策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10/2018101005084859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