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麻模式,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复苏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复苏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从而缩短术后复苏时间和拔管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胫骨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尚金梅,卜庆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52-53.
0引言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腿部在人体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腿部骨折对于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胫骨骨折患者通常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是手术操作会带来较大的应激反应,因此术中需要做好麻醉处理。全麻是此类型手术的首选方式,但是全麻可能导致术后复苏时间、拔管时间延长,增加了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麻醉方法
[21o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22-58岁,平均为(36.5±5.4)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为(35.8±5.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全麻模式,麻醉诱导:0.03 mg/kg咪达唑仑、3 ug/kg芬太尼、1.5 mg/kg丙泊酚、0.6 mg/kg罗库漠铵,待患者意识消失且无眨眼反射后置入喉罩,然后连接呼吸机行机械供氧。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使用便携超声仪,腹股沟区常规消毒后将探头放置在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点,超声图像可观察到圆形暗区,经超声频谱辨识为股动脉后,寻找镜像三角结构,然后采用平面内技术将15 mL+0.375%罗哌卡因注射其中。垫高下肢,胴窝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然后将探头放在胴横纹近端7 cm处,大约位于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寻找坐骨神经,然后利用远端移动探头,寻找腓神经与胫神经的交叉处,固定探头后,使用平面内技术注入20 mL+0.375%罗哌卡因。两组患者术后中采用相同的维持麻醉方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复苏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士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
/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2值检验,
F<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
观察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复苏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F<0.05),见表1o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F<0.05),见表2o
3讨论
胫骨骨折在临床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虽然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保守治疗同样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这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对于下肢功能康复也有一定的影响
[3]。随着近些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提升,内固定手术的应用范围与安全性不断提升,并在各种类型的骨折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4]。但是手术切开复位会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引起多种应激反应,需要进行术中麻醉干预,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腿部在人体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腿部骨折对于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胫骨骨折患者通常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是手术操作会带来较大的应激反应,因此术中需要做好麻醉处理。对于内固定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是采取椎管内麻醉、全麻以及神经阻滞麻醉等方法,但是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不同的影响
[5]。椎管内麻醉虽然能够达到手术麻醉的效果,但是该方法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容易出现低血压、尿潴留、马尾综合征等并发症,对于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多采取其他的麻醉方式。全麻主要是通过麻醉药物通过气道、静脉以及肌肉等多个途径注入患者的体内,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确保患者在术中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并让患者的神志与痛感暂时丧失,从而抑制各种反射条件,保持肌肉的松弛,并且术中麻醉药的使用对于术后疼痛也有较好的影响。但是全麻也有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术中麻醉药物大量使用导致术后麻醉药物积蓄,容易出现寒颤、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提出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案,主要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胴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使用少量的麻醉药物就能够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这是基于下肢关节活动主要是由这两部分神经所支配的,因此阻滞这两个区域的神经能够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从而能够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物积蓄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缩短术后复苏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复苏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戸<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戸<0.05),这说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从而缩短术后复苏时间和拔管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沈荣荣,刘志林,杨鑫,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胫骨骨折手术效果观察口丄现代实用医学,2016,28(8):1091-1093.
[2] 周亦,巴吐尔•热西丁,陶正新,等.观察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63—64.
[3] 徐静,王俊华,芮鹏飞,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胫骨骨折手术中的价值评价[J].医药前沿,2017,7(31):149—150.
[4] 龙开国,刘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401.
[5] 何丽,郑洁,张英,等.胫骨骨折手术中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11):126—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