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呼吸训练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呼吸训练在肺癌患者的应用现状,包括手术前呼吸功 能储备、手术后呼吸功能的康复锻炼,呼吸训练工具的应用与方法。目前呼吸训练缺少系统的深入研究及标准化的呼吸训练方案,期待更多的 研究,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最佳的个性化呼吸训练方案,让肺癌患者获益更多。
关键词:呼吸训练;肺癌;围手术期
本文引用格式:刘文.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训练的应用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49-150.
0引言
肺癌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恶性肿瘤疾病,这一疾 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 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相关研究过程中能够有效证 实慢阻肺和肺癌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往往是并存的⑴。目前在 早中期肺癌治疗的时候,其中较为有效的方式是使用手术方 式进行治疗,其缺点是手术治疗肺癌疾病存在着明显的风险, 在手术实施之后患者容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在患者症状比 较严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的时候,呼吸训练器是新型恢复 呼吸功能的理疗辅助用品,在对患者治疗的时候,其能够使得 患者呼吸功能提高⑵。肺癌是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 切除是最佳方法。但肺癌患者大多心理负担较大、身体功能 较差,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身心功能改善效果不大,直接影 响术后的恢复,导致手术综合疗效一般,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对 围术期的护理内容优化,以达到提高患者围术期身心舒适度, 降低手术痛苦,加快术后康复速度的目的⑶。做好围手术期的 呼吸训练属于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措施, 在对这一内容研究的时候,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经有大批 的专职呼吸治疗师对全面的呼吸疗法管理情况深入研究,国 内对肺癌围术期呼吸训练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在相关经 验总结的基础上,近些年国内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训练 应用现状作如下综述⑷。
1手术前呼吸训练
1.1心理护理
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内通常会出现紧张的心理和比较烦躁的 情绪,这些情绪的存在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有效开展具有不 利影响,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加强和患者之 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保持比较温和的态度,医护人员需要使用 劝导和鼓励的方式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与患者相处时 也要能够理解患者,促使患者保持积极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情况 及病情变化等方面进行有效讲解,解答患者的疑虑,从而不断增 强护理与治疗的依从性⑸。
1.2术前肺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使用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法等方式使得呼吸道外 口的阻力加大,使得肺部终末小支气管能够得以有效扩展,从而 减少肺残余量,使得患者的肺部潮气量增加⑹。赵文瑾的研究中 应用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 对手术及后期治疗的耐受性[气
1.3呼吸训练器的应用
1.3.1吸气功能训练
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发放深呼吸训练器,在对患者治疗的 时候,需要对患者每天实施4
-6次的呼吸功能训练,每次进行 10分钟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的方式主要是将肺功能训练器的螺 纹连接管和外壳的接口、咬嘴等方面连接在一起。吸气功能训练 的时候,需要首先将标注有吸气标识的底座放置在其下方,对底 座垂直摆放,含住咬嘴W均匀深长的吸气流速实施深吸气处理, 从而使浮球升起,在屏气的时候,需要患者能够尽量保持一定时 间,随后放松。每次吸气训练的时间主要为10-15分钟,随后使 得其能够恢复正常呼吸。
1.3.2呼气功能训练
呼气功能训练在实施的时候,主要是将标注有吹气标识的底 座放置于下方,将吸气装备实施垂直摆放处理,帮助患者做均匀 深长的呼气,使浮球升起,使得其能够长时间的保持,然后放松, 呼气训练10分钟,然后恢复正常呼吸⑻。在训练完成后,需要有 效进行训练器清洗和归置,指导手术前潮气量的测试。
1.3.3呼吸肌肌力训练
已有研究表明呼吸肌肌力训练,特别是吸气肌肌力训练可以 显著改善呼吸功能,训练方式有使用阻力呼吸器训练吸气肌,在 吸气压力进行设置处理的时候,需要促使其吸气压力能够处于 30%以上,最大吸气压Plmax,在训练的过程中,帮助患者可使 吸气肌耐力和力量获益,同时瑜伽体操、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改善通气的训练疗式,也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⑼。
呼吸功能锻炼仪在进行应用的时候,其能够帮助肺泡和气道 中微小分泌物等物质的排出具有有利影响,防止患者出现呼吸 道内分泌物滞留的现象,对于患者胸腔内液体的排出具有有利 影响,同时呼吸功能锻炼仪在应用的时候,对于患者患侧胸壁的 活动度的增强具有有利影响,从而使得壁层胸膜淋巴有效循环, 不断加速引流吸收,减少胸液形成,从而缩短胸管引流时间
[10]o
2术后呼吸训练
2.1呼吸指导
定期帮助患者的体位进行更换,帮助患者在进行术前训练的 时候,使得患者进行必要的咳嗽训练和腹式呼吸及自主咳嗽训 练。在这一过程中对患者加用背部叩击的方式,在对患者背部叩 击的时候,需要能够保持着比较适度的叩击力度,从而使肺泡周 围的痰液间接性脱落,帮助患者能够有效咳出痰液,从而实现肺 复张的目的。在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后,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 训练处理,对患者的肺泡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可以得到明显改 善,借助体位排痰和雾化吸入等方式,帮助患者的呼吸道内分泌 物排出,相关护理措施在实施的时候,对患者手术室时之后肺部 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较为明显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1]。
2.2排痰训练
|
|
患者在出现咳痰困难的时候,怕刀口疼痛,需要护士或陪护 家属对患者的排痰情况产生影响,其中有深呼吸排痰和扣背排 痰等方式,深呼吸排痰是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在操作的时候,患 者在出现咳痰困难的时候,怕刀口疼痛,需要护士或陪护家属对 患者的排痰情况产生影响,其中有深呼吸排痰和扣背排痰等方 式,深呼吸排痰是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在操作的时候,主要是站 在患者非手术侧,需要操作者一手按压住患者切口,另一手则主 要置于患者腹部,患者在咳嗽的时候,患者在进行深呼吸之后, 进行用力咳嗽,使得患者在呼气的时候,一口气咳出痰液,叩背 排痰主要是操作者站床边,有节奏反复叩击痰液滞留的部位,使 小气道内的分泌物脱落,痰液能够在患者的大支气管中集中。在 操作人员对患者叩击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将手掌与病 人胸臂间扣住,其中空气越多的时候,叩击越有效。鼓励患者双 手环抱伤口后,其能够有效将痰液咳出或刺激病人喉咙,促使患 者自行咳痰。每次10-15min,每天四次。在和超声雾化吸入综 合在一起的时候,每日两到三次,每次20min,持续三到四天,吸 入时指导患者用口吸气和用鼻呼气,使气雾能够有效到达患者 的末梢支气管,从而有效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12]o |
2.3咳嗽训练
协助患者取端坐卧位,膝盖弓起,双手抱膝,上身前倾,双上 肢夹紧,瞩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双手挤压支持物的同时,用 力咳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的 通畅
[13]。
2.4术后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协助患者能够选取半卧位或坐位等体位,在手术实施的时 候,患者需要进行功能训练处理,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功能训 练,每次训练10min;在手术实施之后的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使 得患者的训练次数及力度等方面能够得以提升,每3-4h 1次,每 次20min
[14]o训练实施的时候,也需要能够关注患者的脉搏和血 压等方面的变化,训练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1%
2.5术后止痛
患者手术实施后进行手术止痛处理的时候,其对患者手术后 早期活动具有有利影响,使得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可以显著改善, 对患者而言,其咳嗽、排痰等方面能够得以减轻,并且减少呼吸 道并发症。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镇痛泵使用2-3d的 时间对患者疼痛情况减轻,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对镇痛泵药物 的输入量确定,对患者咳嗽或起床活动时按压伤口的情况等方 面实施必要的指导,防止患者伤口张力增加,使得术后患者的疼 痛度有效减轻,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帮助患者使用止痛药。患 者在早期活动阶段中,使得患者痰液松动易于咳出,预防痰潴留 引起的肺部感染
[16]o
2.6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引流管各衔接处的情况进行有效观察, 观察患者的皮肤接口处存在有无漏气及滑脱,需要能够定时实 施引流管捏挤处理,从而促使引流能够更加通畅,促进肺复张, 每天对无菌引流液及无菌盐水进行更换处理。观察患者的引流 液的性质和量,借助水柱波动的情况判断呼吸训练的有效性与 必要性,在进行有效记录处理的时候
[17]o
3总结与讨论
胸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心肺功能方面存在着较大影响。而高 龄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和血管壁的结构改变等病理变化也容易使 得患者动脉氧分压降低,在胸部手术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方 式选择的时候,围术期有效的呼吸训练也就容易成为难点和重 点
[1叫肺癌患者多数情况下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机体重要器 官会发生退行性变化的情况,机体应激反应和各种耐受性等方 面也会出现衰退的现象,使得患者的免疫抵抗能力出现降低的 情况,如果患者存在着长期吸烟史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等情况, 使得肺组织纤维化情况突出,降低了肺泡的顺应性,增加了小气 道阻力
[1叫当前阶段,国内对肺癌患者在呼吸训练的时间、强度、 频率、方式方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及 实践指导,多数研究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使得医务人员在对患 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对患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没有较为系统的评价,对各种症状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评估 处理的时候,尤其是疾病的纵向评估的过程
[20]o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患者的呼吸肌的主 动收缩情况加以调节处理,从而不断改善气道纤毛清除功能,通 过锻炼呼吸肌,可改善肺通气能的动力,使胸廓进行最大限度的 运动,提高患者的肺活量,为手术后呼吸功能减弱做好代偿储 备。我国目前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应 用,但是并未足够重视和规范,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关于肺康复训 练能够增强力量,延长耐力,改善呼吸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等 知识宣教的缺乏,是更多肺癌患者在肺康复中获益的障碍
[21]。 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可明显对肺癌手术患者的肺功能加以改 善,并且提升患者手术治疗耐受性。目前,肺癌患者在呼吸训练 的相关研究中在患者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家庭心理支持等相关研 究较少,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重视患者呼吸训练的依从 性与家庭支持,从而进行呼吸训练促进肺功能康复的发展起到 支撑作用,对制定规范化、个性化的呼吸训练方案寻求有效的临 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方登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后康复的影 响 00.系统医学,2018,3(09):179-180+183.
[2] 柳小曼,吴卫兵,王俊,等.围手术期呼吸训练器的使用对肺癌患者肺 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0L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06):4-5+11.
[3] 彭丽惠.加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皿 中国医药指南,2019(01):189-190.
[4] 贺燕,杨红.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2013,7(01):110-112.
[5] 贺岚.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皿中外 医疗,2016,35(34):93-95.
[6] 黄芳,鲁敏.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皿中国肿瘤临床 与康复,2015,22(06):753-755.
[7] 赵文瑾.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预 后的影响皿临床合理用药,2018,7(11):87-89.
[8] 陈锋.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D]. 山东大学,2017.
[9] 王一帆,高科,沈晨,等•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 状O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23(01):66-71.
[10] 刘茜,湖佩琳,翟文佳,等.呼吸功能锻炼仪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 的应用0].护理学杂志,2014,29(20):31-33.
[11] 张春花.护理干预对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0].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2017,17(94):30-31.
[12] 曹娜.围手术期专项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作 用[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0月综合刊[C].《临床心身疾病》 杂志编辑部,2015:2.
[13] 邓世君.强化肺康复锻炼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 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396.
[14] 雷新宁,杨丽颖,张明睿,等.系统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 的影响0].宁夏医学杂志,2018,40(08):764-765.
[15] 高艳军.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排痰的 影响0L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3):3612-3613.
[16] 刘静,龚兰娟,李艳,等.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体会0L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7):86-89.
[17] 陈荣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0.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3,7(04):105-106.
[18] 王艳.28例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 士(上旬刊),2017(11):35-36.
[19] 周旭彩.高龄肺癌围手术期加强呼吸指导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观察0L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4):62-64.
[20] 肖益萍.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6.
[21] Nwosu AC,Bayly JL,Gaunt KE,et al. Lung cancer and rehabilitation what are the barriers?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ung cancer rehabilitatio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Support Care Canceer, 2012,20(12):3247-32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