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19 13:57: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是最常见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可导致严重的孕期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子痫、脑出血性疾病等,严重威胁到孕妇与胎儿的身体健康。

本文就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胜楠,宋伟奇.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45,69.

0引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通常将其称之为妊高症,发生率为5%-12%,而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子痫前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报道的国外发病率为7%-12%[1],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在怀孕前没有高血压史,在妊娠20周以后血压持续升高并有蛋白尿症状,胎儿娩出后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疾病是孕期常见疾病,对孕妇与胎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导致孕妇与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此,要及时发现疾病存在,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2]。

当前临床中对子痫前期的病因及致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多数研究结果认为导致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孕期体重、孕期高血压、高龄等。

所以,对于有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的孕妇医生要重点关注,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加强其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引发疾病的一切高危因素,预防疾病,确保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取得最佳的分娩结局。本文主要对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疾病发病机制以及防治进展作综述。

1家族史

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具有家族倾向,与患者直系亲属有直接关系。杨博等[3]认为SLC9A3和SLCO4C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易感性有关。靳瑾等[4]将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中,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孕妇的父亲一方有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系数为3.27,而孕妇母亲一方有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系数为3.83。

如果孕妇的父母均有高血压,那么,孕妇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就会很高,要显著高于父母单方有高血压疾病的孕妇。Cheng等[5]经过研究显示:基因与子痫前期发病具有相关性,VEGF+936C/T和-634G/C基因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这个研究结果也印证了子痫前期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王伟明等[6]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发现,孕妇的母亲和(或)父亲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时候,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比那些孕妇父母没有高血压疾病的要高,由此证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家族高血压史有显著的相关性。

2妊娠体重

据相关调查,目前孕妇体重增涨很快,孕妇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饮食日渐丰富、人的运动量较少有关。

在怀孕期间不控制体重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在妊娠期间不控制体重,很有可能会发生多种妊娠并发症,所以,为了减少妊娠疾病的发生,在怀孕期间也要合理控制体重。

肥胖可能导致人体水钠潴留、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7]等,进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生。有相关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与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有关的Ⅱ级危险因素[8]。Brennand等[9]通过研究显示,孕妇的体质量增加及BMI超标时,其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性会显著升高。

在肥胖的孕妇中,发生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概率更高,所以,孕前BMI升高、孕期体重增加能够显著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率。要求孕妇合理控制体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是预防子痫前期发生的重要方法。
\
 
3妊娠高血压

子痫前期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快等,而这些因素普遍存在于现代人中,因此子痫前期发病率显著升高。

如果孕妇存在子痫前期那么在产后高血压发生率风险也会大大升高。而子痫前期与远期心血管疾病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产妇在产后发生子痫前期,那么产妇发生远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由此,产科医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合理控制子痫前期产妇产后高血压的发生。

Ye等[10]研究发现:孕妇在首次接受产前检查的时候收缩压>130mmHg者,其发生子痫前期的概率显著高于收缩压<110mmHg的孕妇,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在孕妇刚刚发生子痫前期的时候其血管可能已发生病理性改变,表现出高血压症状,对整个孕期均会产生不良影响,直接损害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4高龄

随着我国二胎的政策的全面开放,临床上高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高龄孕妇在各个方面情况均比年轻孕妇要差,而高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人数要显著多于年轻孕妇[11]。

刘霞[12]研究表明,高龄孕妇母体血中过氧化脂质含量要显著高于适龄孕妇,而过氧化脂质水平过高对机体内皮细胞有损害作用,导致其产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高龄孕妇一旦患上子痫前期,情况要比适龄孕妇严重,治疗起来也比较棘手,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减退,发生产后大出血,增加产妇与新生儿死亡的风险。

马淑状[13]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生殖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下降,年龄较高的女性其卵巢功能逐渐退化,卵母细胞的数量、质量降低,导致胚胎质量下降。

并且,高龄孕妇由于年龄较大,其子宫内环境也比适龄孕妇要差很多,子宫血流减少变慢,这直接影响胎盘功能,使胎盘功能下降,而胎盘直接与胎儿相连,如果胎盘功能不佳,那么胎儿的健康水平也会相应降低,同时高龄孕妇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心理压力较适龄孕妇大,由此造成医源性引产率明显升高,低体质量儿出生率较适龄孕妇明显升高。

\
 
5讨论

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主要的高危因素有子痫前期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妊娠高血压、高龄初产妇等综合征因素,而不是单一的疾病[14]。

由此可见,导致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复杂的,一旦发病,严重威胁着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水平,甚至造成死亡。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能够显著提升顺利分娩率。

本文对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多方面进行疾病预防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产科医生在孕妇来院做孕检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孕妇接触,观察孕妇临床症状来早期识别高危人群中的多种子痫前期相关高危因素,并通过多种检查措施明确诊断,根据实际情况早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对孕妇的健康宣教,提高孕妇的孕期健康行为,这些都对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

总之,我们在明确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进而不断提升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兰.子痫前期与可溶性内皮糖蛋白的关系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6):38-41.
[2]魏风云,王悦华,魏成,等.子痫前期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2):145-148.
[3]杨博,黄湘,邬敏志,等.SLC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孕产妇重度子痫前期易感性的关系[J].免疫学杂志,2016(05):457-460.
[4]靳瑾,张国伟,郭雪箐,等.慢性高血压孕妇合并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J].广东医学,2011,32(12):1577-1579.
[5]Cheng D,Hao Y,Zhou W,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936C/T,
-634G/C,-2578C/A,and-1154G/A polymorphisms withrisk of preeclampsia:ameta-analysis[J].PLoS One,2013,8(11):e78173.
[6]王伟明,刘辉,高雅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829-1830.
[7]雷琼,牛建民.重视子痫前期的糖脂代谢异常[J].广东医学,2010,31(17):2201-2202.
[8]PareE,ParryS,McElrathT,et al.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preeclampsiain the 21st century[J].Obstet Gynecol,2014(124):763-770.
[9]Brennand EA,Dannenbaum D,Willows ND.Pregnancy out comes offirst nations women in relation to pregravid weight gain[J].J Obstet Gynae-col Can,2005(27):936-944.
[10]Ye C,Ruan Y,Zou L,et al.The 2011 survey on hypertensivedisorders ofpregnancy(HDP)inChina:prevalence,riskfactors,complications,pregnancy and perinatal outcomes[J].PLoS One,2014,9(6):e100180.
[11]朱丽荣,陆叶,李华.958例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06-308.
[12]刘霞.高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9-50.
[13]马淑状.高龄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健康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10):746-748.
[14]梁彬,王永红.子痫前期发病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5):687-6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