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及患儿术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40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并对两组患儿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发现,采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患儿术后表述疼痛较轻,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通过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满意度对比得出,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013±0.821)h,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232±1.012)h;观察组患儿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能有效的防止手术突发情况的发生,保障手术安全进行,术后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的恢复。
关键词:整体护理;小儿;手术室
本文引用格式:黄艳琴.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及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92-293.
0引言
小儿手术是具有较高危险性且风险较大的手术,且对手术参与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医务人员有较高的协作能力,由于小儿患者表达能力较差[1],对术中出现的意外难以直观发现,且由于小儿器官发育不完善,耐受能力较差,对手术中要求的动作不能有效配合,这就直接造成了手术效果不佳,预后不良的现象发生。
所以医护能够有效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是否的关键,整体护理模式能在手术室护理中及时对患儿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控,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增加手术成功几率,降低患儿术中应激情况的发生。实验特意选取80例小儿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进行对比,观察组40例患儿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15±0.21)岁。对照组40例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73±0.73)岁,所有患儿家长均对本组实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患儿在术前进行生命体征观测,对术前患儿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常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防范术中意外情况,严密观察患儿基本情况。
1.2.2观察组:①术前准备:术前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保证各项数据均在正常范围。
②安排护士在患儿手术前三天进行访视,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与患儿进行沟通,建立起信任。
③手术前陪同患儿进入手术室,并多鼓励患儿。
④手术室管理[2],定期检查手术室空气指标,控制室内空气温度为21℃,湿度50%,各区域做好标记,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减少不必要的走动。
⑤规范化的手术操作,严格实施无菌操作规范中的规定,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心肺情况。
⑥手术中要帮助临床医师固定好患儿的体位,将患儿置于舒适的位置,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变换体位时帮助术者进行操作,患儿局麻中往往易出现多动现象,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协助固定患儿,手术间歇期要在患儿清醒的状态下多鼓励患儿,缓解患儿躁动情绪。
⑦术后陪同患儿回到病房,保证是与患儿进入手术室为同一个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日常护理查房。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程度[3]:应用VAS疼痛评分量表对两组患儿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总分10分,根据患儿术后的的情况分为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3.2手术时间及家长术后满意度对比: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的持续时间,并在术后为家长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统计学专用软件整理分析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程度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发现,采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患儿术后表述疼痛较轻,其中对照组为0分:1人、3分以下:5人、4-6分:21人、7-10分;13人;观察组0分:1人、3分以下:26人、4-6分:11人、7-10分;2人,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手术时间及家长术后满意度对比。通过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满意度对比得出,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
(8.013±0.821)h,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232±1.012)h;观察组患儿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结论
现代手术室护理中不仅仅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更高的护理技术,往往也要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人文干预水平,这是
现代护理发展的重要一点,也是护理与临床医务人员的不同,而护理的发展现在正在往多学科,多方向进行发展[4],相比而言,现在护理临床工作中要求科室界限较为模糊,需要护理工作者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不仅仅限于本科室内。
所以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是现代护理的一种先进方式,通过在患儿入院后到出院形成全天候,不间断的护理模式,不仅仅在医疗上,在心理上给患儿进行了很好的干预。而对于手术室护理更应该提倡这种方式,由于手术中创伤较大,很好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并通过临床护理的配合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比较得出:整体护理模式相比较常规护理在减少手术时间,防范手术中危险中有较好的效果,并在减轻术后疼痛也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有较大的优势,适合广泛提倡。
参考文献
[1]赵歆.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16+229.
[2]董雪,张坤玲.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8):246-247.
[3]王淑焕,江雨欣.整体护理用于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观察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5):133.
[4]戴玉玲.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1):114-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