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150例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状况。
结果观察组脉搏、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全程护理干预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无痛胃镜;全程护理;心理状况;生命体征
本文引用格式:张影.无痛胃镜检查的全程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73-274.0引言
临床上常使用胃镜检查对患者消化道疾病进行诊疗,直观性强,创伤性小,检查方便快捷。
但胃镜检查操作具有侵入性,经过患者咽部时会刺激迷走神经,造成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并造成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无痛胃镜检查在传统胃镜检查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提升患者舒适感受,减轻痛苦。但在检查期间仍会出现不适状况,难以进行再次检查[1]。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全程护理在其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50例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22-67岁,平均(45.26±8.47)岁。
对照组75例,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45.22±8.6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进行无痛检查前5分钟先服用胃镜润滑胶浆10 mL对胃内泡沫进行祛除。麻醉前在患者右上肢构建静脉通路,提供阿托品0.2-0.3 mg,然后是0.5μg/kg芬太尼,并提供患者2.0-3.0 mg/kg丙泊酚,进行静脉推注。
患者自主呼吸,查看麻醉效果,患者无睫毛反射、应答时可停止提供药物,对其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及需求,适量增加麻醉药物。
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并提前准备胃镜检查需要的设备及药物。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告知患者术前禁止食用食物,进行常规的准备及检查,观察患者检查后不适状况,进行对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使用全程护理模式,具体包括: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及检查目的,或者患者和家属的赞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因为对诊疗措施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会出现不安全感及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及与无痛胃镜检查的知识。
对于患者关心的麻醉意外、并发症、插管等相关疑虑,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充分的讲解与关怀,消除患者内心困惑,并使用友好的面部表情及和蔼亲切的语言,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增强患者信任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3)检查中护理: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集中患者注意力,可使用腹式呼吸,放慢呼吸频率。护理人员对患者合谷穴及内关穴进行按摩,刺激患者体表穴位调整患者内脏活动。
降低患者检查中的呕吐、恶心等反应。护理人员可抚摸患者皮肤,转移患者注意力,提升其胃镜检查耐受力。手术期间,观察麻醉师的给药剂量与速度,配合麻醉师的动作。监测监护仪器数据,如出现异常,应使用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4)检查后护理:完成检查后,对其进行100 mg盐酸多沙普仑的静脉推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清醒,轻拍其肩膀,呼唤其名字,帮助患者清醒。患者实施常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状态,定向力好,步态稳健,回答问题时具有清晰的思路,方可离开检查室。
检查当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检查后2 h内不允许食用食物。为防止患者过早进食,饮食过硬造成创面出血,患者应在3 h后使用温软流食。检查当天禁止机械操作、高空作业、驾车、骑车。
检查完成后,少部分患者咽喉会出现不适,出现恶心、反射性咳嗽等,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避免造成消化道粘膜出现伤害,患者可使用淡盐水进行漱口,降低不适感。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检查前后脉搏、血压等,对两组生命体征状况进行评估。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况[2]。其分数与患者心理状况呈反比。
1.4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观察组检查前SAS评分为(53.49±5.66)分,SDS评分为(52.15±5.47)分,检查后SAS评分为(38.44±5.01)分,SDS评分为(37.44±5.61)分,对照组组检查前SAS评分为(53.55±5.47)分,SDS评分为(52.67±5.38)分,检查后SAS评分为(44.54±5.76)分,SDS评分为(45.12±5.34)分,检查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两组生命体征。观察组检查前收缩压为(137.88±12.47)mmhg,舒张压为(95.78±9.26)mmhg,脉搏(98.79±11.15)次/min,
对照组检查前收缩压为(137.59±12.46)mmhg,舒张压为(95.58±9.51)mmhg,脉搏(98.88±11.74)次/min,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检查后收缩压124.56±11.02)mmhg,舒张压 为(84.36±8.62) mmhg,脉搏(85.32±10.23)次 /min,对照组检查后收缩压为(130.23±11.02)mmhg,舒张压为(90.58±8.56) mmhg,脉搏(93.11±10.11)次 /min,经对比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临床上检查患者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患者口部插入胃镜管,诊断患者疾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无痛胃镜具有检查时间短、没有痛苦、创伤小的优势,受到患者的欢迎。
无痛胃镜检查操作具有一定侵入性,会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出现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检查顺利进行。所以,应对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其脉搏、血压、等会出现变化,容易出现心悸、多汗、呕吐、恶心等状况。
将全程护理用于患者味精检查中,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重要性、检查目的、检查方法及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优点等,告知患者有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对其进行全程的陪伴与护理,患者其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树立患者麻醉及检查的自信心 [3]。
全程护理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能够适应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侵入性的操作,对患者出现的应激强度进行降低及有效控制,降低应激反应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无痛胃镜检查顺利进行。
降低患者呕吐、恶心等负面反应,提升患者检查舒适性,降低再次检查难度。患者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手术风险及操作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观察患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抑制状况,严密监测患者相关指标,强化管理患者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程序化及规范化操作流程,完成患者检查。并且应掌握患者既往过敏史及麻醉药物使用史,尤其是年龄在 50 岁以上的病人,应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 [4]。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可知检查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检查后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比较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以上结果充分表明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应用全程护理,效果显著,对检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将全程护理干预用于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 效果显著,不仅减少对患者的生理刺激,并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慧.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效果观察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17(10):58-60.
[2]章绵华, 冯柳娜, 罗小清, 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5028- 5029.
[3]张丽琴.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效果 [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5):115-116.
[4]江雪琴. 无痛胃镜和肠镜连续检查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J]. 医学信息 ,2016,29(20):155-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