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ICU护理中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ICU治疗的308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添加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方法。
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为87.66%,观察组为9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干预;ICU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杨慧.浅析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72+274.
0引言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对危重症患者加强救治、护理的现代化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随着当前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新型医疗设备的应用及医护专业的发展,对ICU护理病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对危重症患者除了进行有效的治疗外,细致周密的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由于病情严重很多患者长期处于无意识状态,精神上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所以除了常规的护理,我院提出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实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CU治疗的308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0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最小患者为25岁,年龄最大患者为92岁,平均年龄为(58.5±3.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方法。
(1)环境护理干预。我院病房为十万级层流净化病房,定期更换清洗出风口系统。病房环境整洁干净,光线充足柔和,温度控制在人体适宜的25摄氏度左右,空气湿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的治疗环境温馨、舒适。
病房内设备、仪器等发出声音的设施,进行一定的减噪处理,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精神受到刺激,从而加重病情的发生。意识模糊患者在清醒后,护理人员要温柔讲解病房内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熟悉环境,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2)心理干预。在对患者进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前,首先对其患者的家属以及意识清醒下的患者本人,讲解实行约束的必要性与护理效果,使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了解到实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是为了防止患者抓伤、坠床等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2]。
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暗示与准备,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3)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具体方法。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要避免碰触到患者的重要导管,最好在患者的重要导管处预留2 cm的位置,保证患者的血液循环以及因为患者的动作而引起的事故危机。
在进行约束时,提醒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去掉身上的首饰,在约束带接近身体部位为患者垫减压贴或者定时松解约束带观察血运情况,或者采用约束替代法比如用床单或者大块治疗巾来隔离开引流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于可以进行翻身动作的患者,间隔一定时间,对患者进行翻身,并进行适当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3]。
1.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满意度,由非常满意度人数加上满意度人数再除以总人数得出结果。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7.66%,观察组为9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ICU在医院中设置,为昏迷或危重症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救治设备及隔离场所,以及最佳的护理服务。上世纪80年底啊初期,我国ICU出现,且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二级以上医院都必须配备ICU监护室,很大程度在衡量医院水平中,ICU已经成为重要的标志之一。
ICU护理中,针对各类重疾患者,进行特殊、集中的治疗与护理,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由于ICU患者基本特点表现为病情重、变化快,且患者多数表现为言语模糊、意识不清等情况,在疾病折磨下,患者负性情绪严重,甚至存在过激行为[4]。
因此,在ICU护理中,通过病房内设备、仪器等发出声音的设施,进行一定的减噪处理,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精神受到刺激,病房环境整洁干净,定期更换清洗出风口系统,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在对患者进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或约束替代法前,为患者的家属以及意识清醒下的患者本人,讲解实行约束的必要性与护理效果,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要避免碰触到患者的重要导管,去掉患者身上的首饰.
在约束带接触身体的部位约束带接近身体部位为患者垫减压贴或者定时松解约束带观察血运情况,或者采用约束替代法比如用床单或者大块治疗巾来隔离开引流管,等一系列手段进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干预[5]。
从本组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护理后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达到99.35%,高于对照组的87.66%,差异显著(P<0.05),提示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应用,对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娜,邢燕,张珊珊,王淑莲.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5):250.
[2]陈岚.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241.
[3]雷美.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4):315-316.
[4]卢道珍.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03):156-157.
[5]柯荣辉.结合人性化模式的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A].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20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