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为预防压疮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本研究探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的实施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患者94例,均为我院重症脑梗死患者,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压疮形成率比较,观察组(8.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家属及陪护人员对压疮知识的掌握良好率比较,观察组(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34.0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在重症脑梗死患者重应用可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对压疮预防的知识,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压疮;风险预警;预防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利,李萍,董佳,等.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对于重症脑梗死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54-255.
0引言
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受限等,身体由于长时间的压迫可能会出现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溃烂和坏死,即是我们常说的压疮,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1]。为预防压疮的发生,本研究探究在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压疮的预防中采用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患者94例,均为我院重症脑梗死患者,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男46例,女48例;年龄51-79岁,平均(65.87±2.46)岁。
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91±2.32)岁。观察组47例,男21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01±2.41)岁。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颅CT或MRI确诊为重症脑梗死;②均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卧位和仰卧位循环翻身,每2小时一次,护理人员交班的时候交接患者的详细情况[2]。观察组行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具体如下:
①成立管理小组,组员有护士长及对压疮护理资深护士,检测患者皮肤,提供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
②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定时翻身,保护患者骨粗隆部位,可使用软枕、水垫等垫起[3]。③健康知识培训,对患者家属及陪护进行培训,使其对压疮的预防有所掌握,配合医生工作。④评估及修正,护理人员对护理情况进行定期分析,讨论出不足之处,随后改之。
1.3疗效评定标准。①两组患者压疮形成率比较,压疮可分为4期,1期压力性损伤:皮肤完整,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2期压力性损伤:部分皮层缺失伴随真皮层暴露,伤口床有活性、呈粉色或红色、湿润,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血清性水疱。3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缺失,常常可见脂肪、肉芽组织和边缘内卷,可见腐肉和/或焦痂。
4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可见或可直接触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可见腐肉和/或焦痂。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损伤程度被掩盖,由于被腐肉和/焦痂掩盖,不能确认组织缺失的程度。
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完整或破损的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呈现黑色的伤口床或充血水疱。
②两组患者家属及陪护对压疮防护知识掌握良好率比较,自制评分表比较,比较内容为疾病的基本知识、好发部位、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翻身方法、营养支持等。评定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其中,良好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压疮形成情况比较。观察组压(8.50%)明显低于对照组(34.0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两组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如下表 2 所示。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脑组织坏死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在临床上症逐渐增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受限等,该病治疗过程较漫长,患者则需要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长期卧床治疗,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则容易出现缺氧、坏死,会出现压疮,组织溃烂或坏死,增加患者痛苦[4]。
因此,在对患者的护理中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压疮是可以预防的,为预防患者出现压疮,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因此临床上采用了压疮风险预警这种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减轻痛苦[5-6]。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压疮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及陪护人员对压疮防范知识的掌握也由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究其原因,压疮风险预警这种护理模式以预警管理思想为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生危险因素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从危险因素的原因上进行护理,及时改正危险因素,每隔两小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到压迫,降低压疮风险因素的发生[7]。
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脑梗死的护理知识的培训,使家属及培训人员对脑梗死疾病及预防脑梗死患者压疮形成的的护理方法更为了解,配合护理人员工作[8]。
综上所述,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在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使患者家属及陪护能够对护理知识有良好的掌握,可协助护理人员降低压疮的发生,有较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悦,宋宇,鲍春,等.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4-16,20.
[2]沈建英,计丽燕,涂曼丽,等.Bobath翻身训练在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56-57.
[3]柳小卉,李金萍,黄秀玲,等.1例脑梗死后遗症合并老年痴呆患者压疮的处理与整体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220-2221.
[4]张玉珍,胡可纯,焦娇,等.1例患多种疾病合并大面积压疮高龄患者的护理[J].空军医学杂志,2015,31(5):339,343.
[5]许晶芳.预防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6,36(6):698-699.
[6]张志芬,于惠芝.1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1):154.
[7]周静.预防性护理对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形成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202-203.
[8]洪福娣.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压疮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128-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