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降血糖治疗+多潘立酮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西沙必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32/40),研究组消化道紊乱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研究组治疗后液相、固相胃半排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1=5.584,P 1<0.05;T2=5.987,P2<0.05);研究组治疗后平均G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42,P<0.05)。
结论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缩短胃的固、液相半排空时间,有效降低GSRS评分,且毒副作用小,高效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
本文引用格式:李菲宇.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32.
引言
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消化道功能紊乱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引发的胃轻瘫致使患者感到恶心、呕吐、饱腹等感觉[1],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腹痛、便秘,甚至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尚未找到得到一致认可的长效治疗药物,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入的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入的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至76岁,平均(52.41±8.39)岁,糖尿病病程从半年到19年,平均(5.73±3.87)年。
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6至75岁,平均(53.47±8.45)岁,糖尿病病程从7个月到20年,平均(5.84±3.9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轻微,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降糖治疗、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等。
1.2.1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多潘立酮片,剂量为10 mg/次,频率为每日三次,持续治疗5 w。
1.2.2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西沙必利片,剂量为10 mg/次,频率为每日三次,连续治疗5 w。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记录分析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胃半排空时间以及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GSRS)变化,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结果
2.1消化道功能紊乱临床疗效。研究组中治愈30例(75.00%)、好转9例(22.50%)、无效1例(2.50%),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中治愈21例(52.50%)、好转11例(27.50%)、无效8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32/40),研究组消化道紊乱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
2.2血糖变化。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2.3胃半排空时间。研究组治疗后液相、固相胃半排空时间分别为(41.59±13.97)min、(88.43±34.12)min,显著低于对照组[(58.42±12.97)minT1,P 1、(127.35±22.94)minT2,P2](T1=5.584,P 1<0.05;T2=5.987,P 2<0.05)。
2.4GSRS评分。研究组治疗后平均GSRS评分为(27.90±1.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3.76±3.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42,P<0.05)。
2.5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累及器官实为全胃肠道,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是多种机理的综合作用结果[2-3]。多潘立酮片作用机制为选择性阻断多巴胺2受体,从而抑制多巴胺街道的胃平滑肌松弛,增加消化道动力,促进胃排空,且其无胆碱活性,不受阿托品抑制。
西沙必利为一种新型的胃动力性药物,是从氟哌啶醇衍生出来的新型苯酰胺类药物,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很多研究者认为其是通过作用与肠肌层神经丛来促进释放乙酰胆碱,刺激胃肠道强烈收缩,促进肠胃排空,并且其无拟胆碱能作用和抗多巴胺作用,不刺激内源性胃动素的释放,对血浆胃动素水平无影响[4]。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消化道紊乱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缩短胃的固、液相半排空时间,有效降低GSRS评分,且毒副作用小,高效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弘,吴巧敏,倪海祥.健脾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05):754-759.
[2]张羽.促胃肠道动力药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79-80.
[3]乔媛,吴友伟,郝明.弥可保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2
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02):202-204.
[4]刘桂芳,房玉涛.糖尿病胃肠病变的现代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06):74-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