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1)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
(2)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h、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三天中其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了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加速康复护理干预;胆管结石;肝切除
本文引用格式:程燕.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6):279-280.
0引言
胆管结石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普外疾病,患者上腹部疼痛剧烈,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周期性寒战发热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针对该疾病通常采用,肝切除术进行治疗,从而保证病灶得以彻底清除。
但是肝切除手术对患者肝脏损伤较大,加之肝脏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使得这一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不少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较差。如何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胆管结石亟待解决的难题。
加速康复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2],在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多角度多途径的护理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3]。
这一护理模式在结直肠手术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展,并逐步在临床推广和运用[4]。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胆外科就诊的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1)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2)患者通过检查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患者不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心痛、循环系统等;(4)患者可以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不伴有精神疾病;(5)患者术前肝功能检查结果为A/B级(Child-Pugh分级标准);(6)确定治疗方法均为肝切除术。
最终入选患者56例,根据患者首诊日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71±6.13)岁;肝功能分级为A级19例,B级9例;手术方式为半肝切除术患者12例,为肝叶/段切除患者16例。
对照组患者28例,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50.75±5.83)岁;肝功能分级为A级20例,B级8例;手术方式为半肝切除术患者10例,为肝叶/段切除患者18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可以进行深入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5]。主要包括:
(1)术前注意事项告知及营养护理。患者在入院后责任护士需明确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做好禁水禁食准备。针对部分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
(2)术后饮水、饮食护理。关注患者术后排气情况,在患者排气后及时指导患者饮水和饮食。患者饮食需逐步过渡,从术后的半流食过渡到出院时的正常饮食。
(3)术后尿管、胃管护理。每日按时护理导尿管和胃管,预防感染;每日评估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则及时处理,对符合拔管条件的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和胃管。
(4)术后活动护理。鼓励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运动。
(5)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和随访工作。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干预[6]。
(1)术前详细介绍胆管结石的疾病情况及相关治疗方法,术后饮食、营养和运动等需要注意的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识,积极获得患者的配合。
(2)术前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营养干预,针对营养状况尚可的患者可口服维生素及TP-MCT等[7]。做好禁水禁食工作,在术前3小时左右嘱患者服用10%GS。
(3)术后患者疼痛感强烈,需及时做好疼痛护理,并针对患者心理上出现的波动进行针对性疏导。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由责任护士协助、督促患者完成。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开始由护士辅助进行踝泵运动,术后6h协助患者坐起,术后12h,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辅助患者开始进行下床运动[8]。
详细记录每日患者的运动完成情况,做好评估工作,根据患者的运动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日常做好穴位按摩工作。
(4)术后营养护理更为精细。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为患者补充维生素B及TP-MCT[9]。
(5)出院随访采用双模式。为患者建立详细的医疗随访记录卡,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情况、提醒患者复查。同时根据电话随访情况进行社区随访,以更详细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建立胆管结石患者康复公众号,定时为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指定专人及时回复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更为深入的了解疾病;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部分内容:
(1)患者临床信息,包括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
(2)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主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10]。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由护士向患者出示一游动标尺,标尺一端为“0分”,表示患者完全不疼痛,一端为“10分”,表示患者疼痛难忍。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标出疼痛位置,护士根据该位置记录患者疼痛得分。术后疼痛评价分别于术后12h、术后一天和术后三天多次进行。
1.4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录入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统计方法为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统计方法为t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相关信息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2.2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术后疼痛有很好的控制,在术后12h、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三天中其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管结石较为复杂,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包括半肝切除、肝叶切除、肝段切除等方法[11]。手术切除对患者的影响较大,部分患者罹患多种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如何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近年来胆管结石治疗及护理中讨论的重点和难点。
文献表明加速康复护理模式最早运用于结直肠手术,该模式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向患者提供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配合性和依从性[12],针对患者术后各种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从而最终提高了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从疾病中恢复过来[13]。
本研究借鉴了既往的经验,将加速康复护理理念与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相结合,初步制定了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明确了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后的护理工作的重点[14],从而降低肝脏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饮食和运动,促进患者康复[15]。
从研究结果来看,使用加速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与传统的排气后进食不同,加速康复护理认为在术后早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16],提前患者排气时间[17]。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了必要的肠内营养,配合穴位按摩,为肠道功能的恢复做了充足的准备[17]。
且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将术后锻炼和运动写入了护理计划中,患者术后从床上体位变化至离床站立至短距离行走,均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辅以责任护士的专业指导。而针对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护士还会进行锻炼计划的调整,从而保证患者每日运动适量,促进其身体机能的恢复[19]。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加速康复护理模式注重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必要时采用合理的止疼措施[20],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促进患者配合术后运动计划,顺利完成康复训练[21]。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生理性的应激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家共识间。同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提前开始术后康复锻炼,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贾重阳,秦汉,邓英.多学科联合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7,(04):188-192.
[2]熊代兰,吴小花,翟艳云,等.加速康复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7,(16):2582-2585.
[3]杨雪梅.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护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31+133.
[4]李宁,秦新裕,季加孚,等.秦新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
(2015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8):785-787.
[5]周慧,蔡慧,倪春燕,等.肝切除术后第2天患者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与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7,(11):46-48.
[6]蒲成容,季巧,张静梅,等.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OL].中国社区医师,2017,(10):156-157.
[7]陆建清.加速康复外科(ERAS)新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0):253-254.
[8]韩永红,付阿丹,佘晓芳,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06):28-29.
[9]姜建玲.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5):2884.
[10]冯燕.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肝癌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28):2969-2970.
[11]叶龙,张鹏年,沈旻静.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7):30-32.
[12]王丹.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05):332+336.
[13]李雪.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
[14]殷晓煜.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03):278-280.
[15]张梅,廖理芳.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3):36-38.
[16]麦结珍,李巧云,温文敏.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5,(04):223-226.
[17]王兰英,李秀婷.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9):1009-1010.
[18]倪小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3):167-168.
[19]程南生,李富宇,程瑶.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10):1185-1188.
[20]彭金桂.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1):74-75.
[21]管亚华,丁敏,朱建伟.快速康复护理在大肠癌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8):2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