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肿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之后部分血液检验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2 10:2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之后部分血液检验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的60例接受大量输血的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经过大量输血后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输血前比较明显减少,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输血前相比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血清Na+与Cl-差异不明显(P>0.05),血清K+、Ca2+、Mg2+的浓度与输血前相比明显下降,组间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后血清总蛋白(TP)较输血前明显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有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但血清总胆红素(TBIL)无显著差异(P>0.05);大量输血后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大量输血对肿瘤手术患者非常重要,临床医师要及时检测并观察大量输血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肿瘤;大量输血;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高进霞.肿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之后部分血液检验指标变化情况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54-155.

0引言

治疗肿瘤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方法,由于手术治疗方法需要进行开刀,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大,且肿瘤组织侵袭患者的大血管,需要进行切除,造成患者大量失血,对此术后需要对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1]。

本文主要分析肿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之后部分血液检验指标变化情况,为患者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的60例接受大量输血的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男38例,女12例,平均(58.24±8.63)岁。

所有肿瘤手术患者皆接受大量输血,所有患者皆接受过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的检查。

1.2方法。所有肿瘤手术患者在输血前后的1天内接受本院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检查,检测的仪器主要包括XT-1800i血常规检查、cs-2000i血凝仪、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等。

1.3观察指标。患者经过大量输血后,观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血清电解质包括钾(K),钙(Ca),钠(Na),镁(Mg),氯(Cl)等。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包括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2]。
\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量输血后比较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结果显示,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输血前比较明显减少,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输血前相比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 0.05),见表 1。

\
 
2.2大量输血后比较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浓度。结果显示,血清 Na+ 与 Cl- 差异不明显(P> 0.05),血清 K+、Ca2+、Mg2+ 的浓度与输血前相比明显下降,组间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
 
2.3大量输血后比较患者的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大量输血后血清总蛋白(TP)较输血前明显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有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但血清总胆红素(TBIL)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 3。

\
 
2.4大量输血后比较患者的肾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 大量输血后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 4。

\
 
3讨论

术后大量出血是肿瘤患者常发生的情况,对此需要对肿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经过大量输血后还需要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分析部分血液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这些血液检验指标是否正常[3],如出现异常临床医师要及时处理,避免肿瘤患者在经过大量输血后出现众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低体温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三种因素[4]。

研究显示,经过大量输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都明显下降,对此临床医生要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密切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情况,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反复监测,若有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大量输血后,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的紊乱,研究显示,经过大量输血后,患者的血清Na+与Cl-差异不明显,血清K+、Ca2+、Mg2+的浓度与输血前相比明显下降,与相关报道结果相差不大,血清电解质处于正常水平,但临床医师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情况避免患者出现高血钾、低钙血症、镁水平的异常等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5]。

本文还对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显示,肝功能指标:大量输血后血清总蛋白(TP)较输血前明显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有明显升高但血清总胆红素(TBIL)无显著变化,肾功能指标: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无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大量输血对肿瘤手术患者非常重要,临床医师要及时检测并观察大量输血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血液检验指标,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燕.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血液检验指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86-86.
[2]张广暖.经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分析及相关因素[J].中外医疗,2016,35(6):60-61.
[3]韩伟.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61-62.
[4]韩冰,谭斌,李毓龙,等.大量输血患者用血情况及血液检测指标变化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5):498-500.
[5]江光荣,周炜,罗立.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4):629-6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