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优化急救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 PCI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19 13:56: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优化急救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 12 月该院收治的 68 例行 PCI 治疗的 AMI 患者为观察组,选取 2018 年 1 - 12 月该院收治的 62 例行PCI 治疗的AMI 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FMEA,比较两组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门- 导管室(D-to-C)时间、门- 球囊扩张(D-to-B)时间、介入治疗成功率、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D-to-C 时间和 D-to-B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HFMEA优化急救流程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 治疗患者的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D-to-C 时间和D-to-B 时间,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以及降低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优化;急救流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死率;医疗纠纷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发病急、病死率高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治疗 AMI 患者常用的手段,优化 AMI 患者急救流程,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可提高 PCI 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2]。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属于医疗质量管理模式, 可优化护理流程 [3]。本文观察 HFMEA 优化急救流程在 AMI 行急诊 PCI 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 12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 AMI 行 PCI 治疗患者为观察组,选取 2018 年 1—12 月本院收治的 62 例 AMI 行 PCI 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确诊为 AMI[4];行急诊 PCI。排除标准:既往PCI 手术史或存在PCI 手术禁忌证; 发病时间 >24 h;院前溶栓治疗后再通;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观察组男 34 例,女 34 例;年龄 34~75 岁,平均(49.20±4.60)岁;梗死部位:前壁 34 例,下壁 34 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 20 例,Ⅱ级 15 例,Ⅲ级 17 例,Ⅳ级 16 例。对照组男 32 例,女 30 例;年龄 34~75 岁,平均(49.60±5.20)岁;梗死部位:前壁 32 例,下壁30 例;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18 例,Ⅱ级14 例, Ⅲ级 14 例,Ⅳ级 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患者到达医院后由急诊护士初步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并对其进行分诊,同时协助患者家属进行缴费及检查,等待PCI 治疗,遵医嘱行急救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HFMEA 优化急救流程。(1)建立研究小组。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放射科、药剂科、信息科等科室护士长及主管护士组成,共 10 名成员,小组成员学历为本科或以上,且从事护理工作 >10 年。(2)AMI 患者PCI 救治流程调研。确定 7 个主要流程,并逐一细化每个流程子步骤,见图 1。(3)关键因素分析。从PCI 流程失效严重度(S)、失效概率(O)、失效检验难度(D)3 个因子评估 PCI 流程各环节危险程度, 并计算危急值(RPN)=S×O×D,每个因子采用 1~10 级评分法,RPN 值越大提示对失效的影响越大,并选出 3 个 RPN 值较高的关键因素, 包括急诊急救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PCI 流程缺乏有效整合、各部门信息采集重复滞后。多学科研究小组针对上述失效原因共同商讨管理方案并进行修改,最终达到共识。(4)制订 AMI 患者 PCI 优化救治方案。①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依托“市急性心肌梗死中心抢救平台”,建立以“预审护士急诊室护士导管插入室护士”为首的 AMI 团队和以“急诊医生心脏科医生心脏外科医生”为首的AMI 团队,建立影像科实验室药房辅助下的多学科 AMI 研究小组。依据循证指南,对 AMI 组相关人员进行“时间窗”培训。导管室护士实行 24 h 轮班制,每 2 周召开 1 次 AMI 质量改进会议。②修订 AMI 患者 PCI 标准化临床路径。引入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概念, 修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治疗流程标准化临床路径,为 AMI 患者的治疗建立专门的绿色通道,协助患者由专人支付费用,各种检查使用专用标志, 在急诊室设置 AMI 专用床位和急救药品,并让值班护士录入院线库存记录。急救护理路径以“预审护士 - 急诊室护士 - 导管室护士”为基础,明确流程中关键环节的职责和分工。③建立急诊信息平台。信息科与急诊室共同开发 AMI 基础信息登记系统、急诊患者信息评估系统、急诊患者信息管理系统、AMI 信息登记系统网络共享平台。预审护士可通过 “120”信息平台接收预警信息,并通过短信通知急诊室护士。并及时通知导管室护士提前赶到,准备 PCI 治疗所需物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包括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门- 导管室(D-to-C)时间、门 - 球囊扩张(D-to-B) 时间。(2)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成功率、病死率、医疗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D-to-C 时间和 D-to-B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介入治疗成功率、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已知 AMI 患者入院至球囊开通血管的时间≤ 90 min[5]。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导致 AMI 患者治疗延误,从而影响 AMI 患者救治效果。HFMEA 优化急救流程强调事件发生前行为的预防,而非事后补救,通过前瞻性评估系统流程存在的问题,从而制订全面系统应对方案,以防失效发生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D-to-C 时间和D-to-B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 AMI 信息化共享平台,预检护士电子化评估患者病情,一旦发现高度疑似 AMI 患者则预警急诊室护士,从而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另外,本研究通过制订修订《急性心肌梗死 PCI 患者救治流程标准化临床路径》,保障了优化后流程的顺利运作,通过启动绿色通道减少了患者等待检查、等待缴费的时间,从而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7-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为,HFMEA 优化急诊流程可使各部门紧密衔接,提高了各科室间沟通及治疗积极性,因此提高了 AMI 患者的救治效率,为 AMI患者实施急诊 PCI 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9-10]。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 HFMEA 优化急救流程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 PCI 治疗患者分诊时间、心电图获取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D-to-C 时间和 D-to-B 时间,提高了介入治疗成功率,以及降低病死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莉,冯健兰,杨雨竹,等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2): 1830-1833.
[2]邵红,解芳 . 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 22-24.
[3]阳佩,童宇平,张欢,等 . HFMEA 在急诊病人院内转运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2018,32(8):1262-1267.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5]唐宇,高明杰 . 不同时间窗开通罪犯血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8): 774-776.
[6]孙茜,孙春霞,孙晓阳,等 .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1(32):4022-4027.
[7]张琳, 朱晓萍, 刘贤亮, 等 . 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7,52(4):449-453.
[8]黄赣英,王弋,傅蓉,等 . HFMEA 方法优化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 [J]. 浙江医学,2017,39(24):2305- 2306.
[9]丁万红, 夏海鸥, 徐春芳, 等 .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J]. 护理学杂志,2016,31(21): 51-55.
[10]王丹心,韩健美 . HFMEA 模式在护理用药安全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J]. 海南医学,2016,27(5):854-8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6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