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19 10:43: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50 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 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67%,高于对照组的 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痛、胸闷、心悸怔忡、急躁易怒、唇色紫绀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血府逐瘀汤加减;血脂;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AMI 后心绞痛是 AMI 病情的延续,也是 AMI 复发的危险因素 [1-2]。西医治疗 AMI 后心绞痛以降血脂、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等综合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无法彻底控制病情 [3]。心血瘀阻证是心绞痛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之一,临床主张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治疗原则。已知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4]。本文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AMI 后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2020 年本院收治的150 例 AMI 后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 [5]; 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 >0.5 μg/L,肌酸激酶同功酶高于正常值(0~18 U/L)3 倍以上;心电图显示相邻至少 2 个导联 ST 段压低≥ 0.05 mV;胸痛持续时间≥ 20 min;中医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心绞痛心血瘀阻证诊断标准 [6];主症为胸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次症为胸闷、心悸怔忡、急躁易怒、唇色紫绀,舌质紫暗,伴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结代。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批准文号:盖卫发(2018)65 号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对照组: 男 40 例, 女 35 例; 年龄 36~80 岁, 平均(62.9±11.2)岁;发病时间1~8 h,平均(3.7±1.2)h。观察组:男 41 例,女 34 例;年龄 38~79 岁,平均(62.4±10.7)岁;发病时间1~6 h,平均(3.5±1.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绝对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合理饮食,积极防治心律失常。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 饭后温水口服,100 mg/ 次, 1 次 /d;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 准 字 H20051408,20 mg) 口 服,10 mg/ 次, 1 次 /d;尼克地尔片(山西鑫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737,5 mg)口服,5 mg/ 次,3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组方:药用桃仁 12 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 9 g,赤芍、枳壳、甘草各 6 g,川芎、桔梗各4.5 g,柴胡3 g。随症加减:胸痛甚者加丹参15 g,延胡索、郁金各 10 g;气虚甚者加黄芪 30 g,党参15 g;阳虚者加附子 6 g,桂枝 10 g;痰湿重者加瓜蒌、薤白、半夏各 10 g。加水煎煮,1 剂 /d,早晚各服用 100 mL。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 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 50%,<70%;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不足 50%。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怔忡、急躁易怒、唇色紫绀,每项0~3 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 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仪 [ 日立高新技术(上海)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日立7600] 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4)比 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 3 mL,使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重庆南方数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990JK)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怔忡、急躁易怒、唇色紫绀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怔忡、急躁易怒、唇色紫绀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TC、TG、LDL-C 及 HDL-C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TC、TG、LDL-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HDL-C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
                   
3  讨论

AMI 后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难治性疾病,西医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扩张血管,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 [7-8]。但易出现耐受和不良反应,导致远期疗效不佳。

中医学将心绞痛归属于“胸痹”范畴,心血瘀阻是常见的证型,其病因病机为胸中瘀血阻滞,清阳不升,阳气受遏引发胸痛、胸闷;瘀久化热,肝失条达,致使心悸怔忡、心烦易怒,主张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治则 [9-11]。血府逐瘀汤中桃仁、红花可活血化瘀、破血行气;当归、川芎可活血行血; 赤芍、牛膝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生地黄可清热养阴、活血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可升达清阳、和解少阳、疏肝解郁;甘草调和诸药[12]。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13]。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心肌血液灌注,缓解血管痉挛 [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和 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肖进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45 例 [J]. 河南中医,2015,35(6):1245-1247.
[2]尚国坤 .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J]. 中国处方药,2018,16(11):122-123.
[3]孔祥才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353-1354.
[4]杨华,许臣洪,李欣 . 血府逐瘀汤加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J]. 中医杂志,2016,57(7):592-595.
[5]陈灏珠 . 实用内科学 [M]. 13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624.
[6]田德禄 . 中医内科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5.
[7]李叶红,范爱平 . 血府逐瘀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 B 型脑钠肽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1972-1974.
[8]金光军,张建成,盛洋,等 . 血府逐瘀汤加味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的影响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30(9):733-736.
[9]陈玲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4):12- 13.
[10]周志雄,喻正科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合常规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1(5):75-77.
[11]邵证明 .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影响 [J]. 临床研究, 2020,28(2):126-127.
[12]黄文华,徐英妹,蒋凌飞,等 .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6 例临床观察 [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9):7-9.
[13]吴秀锋,张新彦,李玉梅 . 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 152-154.
[14]张涛, 黄家树, 沈涛, 等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消心痛 + 阿司匹林疗效观察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34(2):107-109.
[15]朱薇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陕西中医,2019,40(1):46-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5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