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相关指标[ 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 步行试验(6MWT)] 水平、生命质量[ 西雅图心绞痛评价表(SAQ)] 评分和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LVEF 水平和SAQ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6MWT 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疾病相关指标水平、改善生命质量,以及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常规护理。
【关键词】 心脏康复护理;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疾病相关指标;生命质量;不良终点事件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WANG Fang, GUO Lili, XU Shua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FAW General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00 Jili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study group u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disease-related indicators, the quality of life level and the incidence of endpoint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 of the LVEF and the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NP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6-min walk test distance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rates of malignant arrhythmia, angina pectoris,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hospital readmiss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levels of disease-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improve the exercise toleranc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ndpoint event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onventional nursing.
【 Key words 】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rdiac function; Exercise tolerance; Quality of life; Endpoint even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阻塞或狭窄,影响心肌血氧供给而发生的心脏病变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但不能根治冠心病,仍存在血管再堵塞的可能 [2-3]。心脏康复护理指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支持,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的一种护理模式 [4]。本文观察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行 PCI 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 ~ Ⅲ级;认知、沟通能力正常,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标准:病情严重无法进行康复锻炼者;8 h 内新发心绞痛或恶性心律失常者。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60725)。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研究组:男 15 例, 女 15 例; 年龄 46~67 岁, 平均(57.3±9.6)岁;体质量指数(BMI)20~28 kg/m2,平均(25.1± 2.8)kg/m2。对照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45~68 岁,平均(57.5±9.7)岁;BMI 21~29 kg/m2, 平均(25.2±2.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空腹口服 100 mg 阿司匹林,1 次 /d,口服 75 mg 氯吡格雷,1 次 /d,口服阿托伐他汀 20 mg,1 次 /d。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活动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1)健康宣教。发放心脏康复护理图集,由责任护士进行相应宣教,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2)运动指导。康复师参照患者护理前的 6 min 步行试验(6MWT)制订康复运动计划。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方案,评估患者运动过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层,对于无胸痛、呼吸困难、穿刺部位无出血、血肿,心率 50~90 次 /min,血压 90~150/60~10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 16~24 次 /min,血氧饱和度 95% 以上的低危患者采用低强度运动,仰卧位两腿分别做直腿抬高运动,抬腿高度 30°,双臂向头侧抬高同时深吸气,放下双臂慢呼气, 5 次 / 组,2 次 /d;当患者连续 3 d 无明显不适症状改为床旁坐、站位,5 min/ 次,2 次 /d;持续 3 d 无不适者改为床旁自主行走,10 min/ 次,2 次 /d; 连续 3 d 无不适者可在病房内活动,10 min/ 次, 2 次 /d。中高危患者在心电监护及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康复运动,以主、被动关节活动为主,患者可耐受为宜,1 次 /d。Ⅱ期心脏康复运动方案,每周进行 3~5 次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代谢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训练,运动持续时间 30~90 min, 至少持续 3 个月。(3)营养康复。营养师根据患者 BMI、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估其营养状况,制订三餐指导食谱,基本日需配餐定量标准:蔬菜 500 g 左右、水果 300 g 左右、谷类 300 g 左右、食用油不超过 25 g、食盐不超过 5 g。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包括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 6MWT,采用心脏彩超测定 LVEF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BNP 水平。(2)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比较两组生命质量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评价表(SAQ)评估 [5], 该量表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 5 个维度,共 19 个项目。标准积分 =(实际得分 - 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分 - 该方最低分)× 100,标准积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及机体功能越好。(3)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 BNP、LVEF 和 6MW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 BNP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LVEF 均高于护理前,6MWT 均长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SAQ 各维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Q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Q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仍面临再狭窄的风险,需要长期服药。心脏康复是多学科共同合作形成的综合性医学保健模式,其注重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患者教育 5 个方面互相作用,为冠心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等提供长期综合性管理服务 [6]。但基于常规护理已经涵盖药物处方、心理处方内容,本研究重点研究运动康复、营养康复及健康宣教 3 个方面。
BNP 可直接反映患者心肌受损程度,LVEF 能反映心室泵血功能,6MWT 是运动耐力的重要反馈指标 [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 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6MWT 长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心脏康复运动可为住院或居家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运动康复方案,能避免甚至逆转心肌重构,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射血分数,缓解周围组织血流量,进而改善运动耐量。多模式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康复运动、准确用药及合理饮食的执行率,改善用药疗效,优化冠状动脉血流量及肢体活动功能。同时,适当运动能够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既可满足机体需求,又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继而改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疾病相关指标水平、改善生命质量,以及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蒋运兰,易银萍,胡月,等 . 基于 HPEM 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西部医学,2019, 31(8):1287-1292.
[2]高润霖 .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9):675-679.
[3]章明勇,詹石斐,陈晓,等 . 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2):130-132.
[4]袁丽霞,丁荣晶 .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 [J].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z1):86-90.
[5]谷丰,王培利,王承龙,等 . 基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八段锦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6):2281-2283.
[6]蹇祥玉,叶秀莲,路海云,等 . PCI 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不同时间行 6 分钟步行试验的安全性比较 [J]. 护理学杂志, 2020,35(7):84-86.
[7]李含蓄,孙锋 . 心脏康复训练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3):98-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