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2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 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总蛋白(TP)] 水平、肝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和层粘连蛋白(LN)]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高于对照组的 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ST、ALT 和 TBI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A、PC Ⅲ、Ⅳ -C 和 L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
【关键词】 柔肝化纤颗粒;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不良反应
0 引言
乙肝肝硬化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引起的肝硬化,其病理特征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患者以肝功能受损和门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 [1]。临床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恩替卡韦为一线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 HBV 复制以减轻肝损害,但部分患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柔肝化纤颗粒是由黄芪、薏苡仁、鳖甲、泽兰、牡蛎、黄精、虎杖、枸杞、黑枣、鸡内金和橘红11 味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具有保肝、抗肝纤维化的功效,可辅助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 [3-4]。本文观察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2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西医诊断标准 [5],且经血清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医诊断标准,且辩证分型为肝肾阴虚证 [6]; 年龄 18~65 岁;HBV 阳性史≥6 个月;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过敏。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者;已确诊为肝癌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入组前 1 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者;存在认知障碍,难以沟通交流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文号:20170206),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4 例。对照组男 34 例, 女 30 例;年龄 20~65 岁,平均(47.18±2.45)岁;HBV 阳性史 6~25 个月,平均(14.78±2.15)个月;肝硬化分期:代偿期 39 例,失代偿期 25 例。观察组男 32 例,女 32 例;年龄 18~65 岁,平均(47.24±2.48)岁;HBV 阳性史 8~24 个月,平均(14.84±2.18)个月;肝硬化分期:代偿期 42 例,失代偿期 2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2237,规格0.5 mg)治疗,空腹口服,0.5 mg/ 次,1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由本院药剂科自制)治疗。组方:黄芪、薏苡仁各45 g,鳖甲、泽兰、牡蛎各30 g,黄精、虎杖、枸杞各20 g,黑枣、鸡内金各 15 g,橘红 10 g。将上述药材制成免煎中药颗粒,开水冲服,1 剂 /d,分 2 次于早晚餐后服用。两组均以 12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水平。采集 5 mL 空腹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总蛋白(TP)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采集 5 mL 空腹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和层粘连蛋白(LN) 水平。(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证候消失, 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肝纤维化指标有两项以上测定值较治疗前下降≥ 50%;有效:证候明显改善, 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肝纤维化指标有两项以上测定值较治疗前下降≥ 25%,但 <50%;无效:未到达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AST、ALT、TBIL 和 T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AST、ALT 和 TBIL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P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HA、PC Ⅲ、Ⅳ -C 和 LN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A、PC Ⅲ、Ⅳ -C 和 LN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 78.12%(50/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62%(10/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8%(6/6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的致病原因为 HBV 感染,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恩替卡韦为首选抗病毒药物,其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通过抑制 HBV-DNA 聚合酶的活性而抑制 HBV 复制, 进而延缓肝硬化进展,改善肝功能,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 [7]。
中医学将乙肝肝硬化归属于“胁痛”“肝癖”“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机为疫毒入侵,湿热、痰浊、血瘀相互交结,日久则耗伤肝脾肾,辨证以肝肾阴虚证较为多见,治则应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健脾化痰 [8]。柔肝化纤颗粒组方中,黄芪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薏苡仁可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黄精可补气养阴、健脾益肾;枸杞可补益肝肾;黑枣可补中益气、养胃健脾;鳖甲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牡蛎可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泽兰可利水消肿、活血化瘀;虎杖可利胆退黄、清热解毒;鸡内金可固精止遗、化坚消石;橘红可散寒燥湿、利气化痰。上述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健脾化痰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上述诸多药材均具有保肝、延缓肝纤维化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9-10]。
已知 AST、ALT、TBIL 和 TP 为反映肝功能的临床常用检测指标,其中前三者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均呈高表达,而 TP 呈低表达;HA、PC Ⅲ、Ⅳ -C 和 LN 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常用检测指标, 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均呈高表达 [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ST、ALT、TBIL、HA、PC Ⅲ、Ⅳ -C 和 L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 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璐鹏,张开波,李英宵,等 . 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体质分析及与相关病理特征关联性探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8):550-554.
[2]周旸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1(30):157-158.
[3]姬红波,宦会娟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J]. 新中医,2015,47(8): 62-63.
[4]段桂姣,王振常,蒋锐沅,等 . 柔肝化纤颗粒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外周血 NLRP3 炎症小体及其产物表达的影响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25-30.
[5]王贵强,王福生,成军,等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41- 1960.
[6]刘成海,危北海,姚树坤 .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4):277-279.
[7]王健 . 恩替卡韦胶囊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率分析 [J]. 哈尔滨医药,2021,41(3):60-61.
[8]徒康宛,汤勤, 朱银芳,等 . 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辨治探析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9): 1268-1269.
[9]吕艳杭,吴姗姗,王振常,等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西部中医药,2021,34(3):19-24.
[10]熊明鹏,王振常,黄晶晶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9):1908-1910.
[11]林家新 .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25-27.
[12]冉晓娟,杨京,罗天永 . 抗病毒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J]. 中外医疗, 2021,40(9):76-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