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13:50: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 、总胆固醇(Ch) 、胆碱酯酶  ( CHE ) 及层黏蛋白( LN ) 、透明质酸( HA ) 、Ⅲ型前胶原( PC Ⅲ) 水平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 2021 年 1 月至 10 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 57 例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9 例)与研究组( 28 例) 。所有患者均 采用保肝降酶、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 础上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脏功能相关指标与肝纤维 化指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 者血清 PTA 、Ch 、CHE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 LN 、HA 、PC Ⅲ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型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肝脏合成和再生功能的恢复有着促进作用,并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  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  肝脏功能 ;  肝纤维化

  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之 一,由于肝细胞分泌胆汁排出障碍使胆汁难以排入十二指 肠所致,患者多表现为白蛋白升高、黄疸、腹胀等症状, 若不及时诊治,病毒会持续损害肝脏,胆汁持续淤积,使 肝功能逐渐衰退。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常用药 物,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异常,但该药物起效缓慢,同时对 胆汁排出的干预效果并不理想 [1] 。对此,临床应同时配合 抗胆汁淤积药物进行治疗,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抑制 肝脏纤维化。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 组织与体液中的生理活性分子,通过补充外源性腺苷蛋氨 酸来使黄疸消退,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且该药物的半衰期 较长,并具有起效快的优势,弥补了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 不足 [2] 。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在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 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Ch)、胆碱酯酶 ( CHE)及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 PC Ⅲ)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惠阳三和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10 月收 治的 57 例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两组。对照组中(29 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复方甘草 酸苷)男、女患者分别为 15、14 例;年龄 33~75 岁,平均  ( 54.26±6.69 )岁;体质量指数( BMI ) 18~26 kg/m2 ,平 均(22.26±1.74 )kg/m2 。研究组 (28 例 , 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 ) 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6、12 例;年龄 35~73 岁,平均( 54.75±6.53 )岁;BMI   18~26 kg/m2 ,平均(22.74±1.36 )kg/m2 。比较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 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3]  中 关于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 诊者;入组前 3 个月未接受过其他抗病毒治疗者;无心、 肺、肾等严重性器官障碍者等。排除标准:合并造血功能障碍者;以往有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史者;对本研究药物 过敏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保肝 降酶、免疫调节、抗病毒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取 60 mL 复方甘草 酸苷注射液(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5475,规格: 20 mL/ 支)加入至 250 mL 5% 葡萄糖 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60 mL/ 次,1 次 /d。研究组患者则 在此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取 1 000 mg 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143203,规格: 500 mg/ 支)加入至 250 mL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 1 000 mg/ 次,1 次 /d。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 识(2015 )》[4] 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肝 区按压性疼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 恢复正常,体征、症状积分降低≥75% ;有效;临床症状 基本消失,35% ≤体征、症状积分降低 <75%,肝功能恢 复显著;无效:患者体征、症状积分降低 <35%,临床症 状与肝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 率。②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5 mL 空腹静脉血,离 心 10 min(转速设定为 3 000 r/min  )后,检测血清 PTA、 Ch、CHE 水平,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③血液采 集、血清制备方式及检测方式同②,测定两组患者血清 LN、HA、PC Ⅲ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呕 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 x ±s) 表示,行 t 检 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 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肝脏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后两组患者肝脏功能相关指标(PTA、Ch、CHE)水平均 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LN、HA、PC Ⅲ)水平均显著降 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见表 4。

\
\
\
 

  3    讨论

  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病毒后,机体肝细胞 受损,胆汁难以通过毛细胆管膜与基膜分泌,进而造成胆 汁排泄障碍,加重肝功能受损,长时间的胆汁淤积可导致 部分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及肝癌等,因此,临床 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阻止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种复方制剂,主要 由甘草酸苷、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具有护肝、抗炎、 抗病毒、调节免疫之功效,其中甘草酸苷能起到修复肝损 伤、降低肝纤维化的作用,而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具有抗变 态反应和解毒功能;复方甘草酸苷还有效抑制了由四氯化 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进而改善肝功能,但该药物浓度在 给药后 24h 才能到达高峰, 而机体血中甘草酸苷浓度在给药 10h 后会逐渐降低, 药效缓慢且作用时间较短, 因而降 低了促进胆汁排出的治疗效果 [5] 。故单一采用该药物治疗 效果欠佳,为增强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胆汁排出 效果,提升疾病治疗效果,需在复方甘草酸苷的治疗基础 上加用其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生理性疏基化合物与甲基供体 的前体,可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调节肝脏细胞膜流动性, 还能补充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缺少的腺苷蛋氨酸,维持患 者的正常肝脏功能 [6] 。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腺苷 蛋氨酸合成酶活性较低,导致肝内腺苷蛋氨酸合成分泌量 减少,蛋氨酸向腺苷蛋氨酸转化受限,影响了肝脏预防胆 汁淤积的生理功能,同时也会损害蛋氨酸代谢产物的清除 能力。血清 Ch、CHE 均由肝脏合成, 肝脏细胞受损则无法正常合成和分泌,致使血清 Ch、CHE 水平降低;而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 k 依赖因子, PTA 表示凝血酶 原的活性,当机体长期处于胆道阻塞、胆汁淤积状态时,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引起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使 PTA 水平降低,上述指标均可准确反映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情况 与恢复效果 [7-8]。本研究中,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 有效率与血清 PTA、Ch、CHE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提 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有效提升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机体肝功能,促进肝脏细胞 再生与合成。分析其原因在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含有 转巯基、转甲基、转丙氨基等,其中转巯基可以促进肝脏 内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分泌,拮抗机体内的自由 基,发挥抗氧化功能,可更好地修复肝脏;转甲基与转氨 基可以促进甲基化磷脂、磷脂酰胆碱生成,其是肝细胞修 复所需的原料,能增强肝细胞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还能 使生物多胺物质大量分泌与释放,调控肝脏细胞的增殖与 再生,最终有利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 [9]。

  在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过程中,肝内皮细胞与贮脂细胞所不断刺激着 LN 的产生,加重胆汁 淤积,使机体丧失了调节细胞分化和生长的功能。随着肝 纤维化的进展与门静脉压力的升高,LN 表达水平也不断提 升;而在肝细胞受到损伤后,坏死物质间接刺激肝脏间质 细胞合成大量 HA,同时内皮细胞对 HA 分解代谢能力降 低,增加胶原纤维的沉积,加速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损害; PC Ⅲ参与多器官和组织结构的组成, 在凝血过程中也起到 重要作用,当肝脏出现纤维化病变时,纤维细胞不断合成 血清 PC Ⅲ,导致血清 PC Ⅲ表达水平不断提高, 故上述指 标均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 [10]。复方甘草酸苷可以促进肝 细胞增殖, 使肝脏内皮细胞水解代谢 LN 与 HA,阻止肝脏 纤维化 [11];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主要通过质膜磷脂甲基化 而使肝细胞膜流动性增强,进而促进胆汁的快速分泌与转 移,避免胆汁淤积而损伤肝细胞,此外,该药物还能增强 肝脏的代谢与排毒能力, 提高 PTA 活性, 并分泌特异性透 明质酸酶水解HA,同时增强内皮细胞分解代谢能力, 最大 程度清除 LN、HA、PC Ⅲ,减少纤维化物质的产生 [12] 。 本研究中,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 LN、HA、PC Ⅲ水平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 型病毒性肝炎可有效减轻患者肝脏纤维化,阻止肝细胞凋 亡和纤维化。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使 用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提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胆汁 淤积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患者的不

  良反应,这是因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半衰期为 90 min, 静脉注射后快速分布至各组织,45 min 后腺苷蛋氨酸血 浆值达到顶峰,几乎完全被吸收,药物成分不会蓄积在 体内 [13]。

  综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 炎疗效显著,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并阻止肝脏纤 维化,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 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茆玲, 冯彩云, 刘学燕 . 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6, 18(1): 67-69.

  [2]   李新文 , 高伟祺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6,16(12): 1824- 1825.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9 年版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20, 23(1): 9- 32.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 (2015)[J]. 临床 肝胆病杂志 , 2015, 31(12): 1989- 1999.

  [5]   杨椿 , 钟永强 , 邱道冲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J]. 基层医学论坛 , 2021,25(26): 3767-3769.

  [6]   袁桂才 , 陈爱珍 , 王伟新 , 等 . 地塞米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淤胆性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J]. 广东医学 , 2020, 41(8): 813-817.

  [7]    薛永举 , 杨丽 , 朱玉 , 等 . 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9,44(3): 306-308, 313.

  [8]   周雪红 , 任丽峰 . 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CD]. 临床检验杂志 ( 电子版 ), 2018, 7(1):139.

  [9]   邓继中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醋酸泼尼松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0, 49(11): 1405- 1407.

  [10] 李慧萍 , 郑雪琴 , 赵群 , 等 . 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 白和透明质酸酶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 [J]. 检验医学与 临床 , 2019, 16(5): 666-668.

  [11]  彭福江 , 张天晓 , 袁美蓉 .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 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4): 485-488, 492.

  [12] 刘进国 , 王暴魁 .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治疗 PBC 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 响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18, 21(3): 340-343.

  [13]  陈云艳 , 文娱 , 李晓晖 . 246 例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J]. 中国药物评价 , 2019, 36(1): 57-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3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