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78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9.74%(3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替格瑞洛和氢氯噻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其效果优于替格瑞洛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替格瑞洛;心功能
0 引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较高,可致患者心肌损伤,导致心功能下降,引发慢性心力衰竭,增加治疗难度 [1]。替格瑞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血液微循环,但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 [2]。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促进尿钠排泄,扩张血管,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3]。本文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2 月至 2019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78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4],并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伴有休息、运动时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左室射血分数≤ 40%。排除标准:体内有辅助性循环设备者; 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 伦审2018(112)号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17 例;年龄 58~74 岁,平均(66.07±5.23)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 16 例,Ⅲ级 18 例,Ⅳ级5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56~75 岁, 平均(65.86±5.18)岁;NYHA 分级:Ⅱ级 15 例, Ⅲ级 20 例,Ⅳ级 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同时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低盐饮食,适量有氧运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 H20171080,90 mg) 口服,90 mg/ 次,2 次 /d; 氢氯噻嗪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683,25 mg)口服,25 mg/ 次,1 次 /d,每周连服 3~5 d。持续治疗 1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 钠(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 注 册 证 号H20171198,100 mg)口服治疗,100 mg/ 次,2 次/d, 2 周后增加至 200 mg/ 次,2 次 /d。持续治疗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5]。症状明显改善,NYHA 分级提高 2 级及以上为显效;症状有所好转,NYHA 分级提高 1 级为有效;上述指标、症状均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包括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3)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9.74%(35/3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低血压1 例,头晕 3 例,恶心呕吐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39); 对照组恶心呕吐 1 例, 头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13%(2/3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8, P=0.428)。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极易引发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 [6]。氢氯噻嗪片联合替格瑞洛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用药物,其中氢氯噻嗪片可有效抑制远端、近端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促使钙离子与钾离子交换,增加钾离子分泌;替格瑞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7]。
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是评估心功能常用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具有排水、排钠、扩张血管的作用,且对脑啡肽酶具有抑制作用,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防止心室纤维化,缓解心肌血管重构。联合用药可发挥互补增效作用 [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提高血液利钠肽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激活,从而提高了疗效,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替格瑞洛和氢氯噻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其效果优于替格瑞洛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
参考文献
[1]郭二伟 . 替格瑞洛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7):1231-1232.
[2]卢洁,范倩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28(9): 60-62.
[3]张帆 .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 BNP 水平的影响 [J]. 北方药学,2021,18(1): 131.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5]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397-404.
[6]马永胜,肖露露,吴宏川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J]. 临床医学,2020,40(4):105-106.
[7]吕宏 . 曲美他嗪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25(9):114-117.
[8]董蕾,田颖,刘肆仁,等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活性的影响 [J]. 中国医药,2019,14(5):655-6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