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行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 d、术后 3 d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疼痛;并发症
0 引言
卵巢囊肿属于常见良性妇科疾病,临床常采用三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但腹壁表面会有相应的瘢痕,影响外观 [1]。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只需要大约 2~3 cm 小切口,手术保留了腹壁的完整性 [2]。本文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4 月至 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 B 超检查,符合卵巢囊肿相关诊断标准 [3];临床资料完整;囊肿直径≤ 10 cm。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年龄41~55 岁,平均(48.33±0.58)岁;囊肿直径3~9 cm, 平均(5.25±1.68)cm。观察组: 年龄 42~54 岁, 平均(48.39±0.61) 岁; 囊肿直径 3~8 cm, 平均(5.26±1.59)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在患者的麦氏点以及脐下位置作切口, 长度为 1 cm,置入腹腔镜和穿刺套管,在耻骨上2 cm 位置作 1 cm 切口,同时在反麦氏点正中线位置作一切口,长度为 1 cm,并置入穿刺套管。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 13~15 mmHg(1 mmHg=0.133 kPa),精准插入腹腔镜探头,详细观察患者腹腔内的情况,分离钳经套管固定的两孔置入,实施卵巢囊肿剔除术。手术结束后,拔除通道套管固定,缝合切口,实施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首先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 在患者脐轮上方的位置作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 3 cm,逐层切开皮肤组织,置入套管并进行固定, 然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 13~15 mmHg, 插入腹腔镜探头,细致观察患者腹腔内的情况,通过单孔多通道对套管进行固定,置入分离钳,然后实施卵巢囊肿剔除术。手术结束后,拔除通道套管固定,并缝合其切口,实施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4]。显效: 治疗后囊肿组织完全清除,盆腔部位疼痛消失;有效:治疗后囊肿组织基本清除,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囊肿组织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越强。(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 d、术后 3 d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低于对照组的 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5],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提高生命质量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 d 和术后 3 d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在脐轮上方作切口,长度控制在 3 cm,术后皮肤可完全无瘢痕 [7]。与传统三孔腹腔镜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的孔道数量少,降低了多个切口导致的潜在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了切口感染与肠道损伤发生率, 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康复 [8]。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曹霞,何国照,聂玲,等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对比研究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8,5(35):45.
[2]黄晓宇,李桂梅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21):178-180.
[3]谢幸,苟文丽,林仲秋,等 . 妇产科学 [M]. 8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3-320.
[4]马丹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疗效比较 [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15-116.
[5]谭蓉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效果对比 [J]. 当代医学,2019,25(36):113-115.
[6]邹红丹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189- 190.
[7]杨春芳 .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探究 [J]. 大医生,2020,5(21): 19-21.
[8]韩晖,张静,孔庆铎,等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比较 [J]. 中医药信息,2020,20(2):107- 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