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建中化湿汤联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01 11:27: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建中化湿汤联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3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建中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 [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水平、氧化应激指标 [ 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 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TNF-α、IL-8、IL-6、hs-CRP、MDA 和 LPO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化湿汤联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 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临床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建中化湿汤;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炎性指标;氧化应激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于结肠与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活动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等 [1]。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均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其中美沙拉嗪属于水杨酸制剂,可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纠正肠道内环境,但单用西药对部分患者效果较差 [2]。已知建中化湿汤具有良好的化湿止泻、补气镇痛之效 [3]。本文观察建中化湿汤联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3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内镜检查确诊,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草案)》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4];中医诊断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2009)》[5],辨证为大肠湿热证,主症: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次症: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 批号:2018 年审(136)号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男 22 例,女 19 例;年龄 34~55 岁, 平均(44.49±4.61)岁;严重程度:轻度  11  例,中度24 例,重度 6 例;病变范围:直肠 15 例,乙状结肠 6 例,左半结肠 10 例,全结肠 10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33~56 岁,平均(44.36±4.80)岁;严重程度:轻度 9 例,中度 25 例,重度 8 例;病变范围:直肠 14 例,乙状结肠 7 例,左半结肠12 例,全结肠 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泻等对症治疗, 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19980148,0.25 g),1 g/ 次, 4 次 /d;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60010,0.5 g),1.5 g/ 次,4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建中化湿汤治疗。组方:党参 25 g,茯苓、饴糖、炒白芍各 20 g,炒白术、大枣、炒山药、葛根各 15 g,芡实、炒白扁豆各 12 g,桂枝、厚朴各 10 g,升麻、砂仁各9 g,干姜 6 g,炙甘草 3 g。每日 1 剂,用水煎煮取500 mL 药汁,于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服药 30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 30 d 后的临床疗效。显效:肠镜检查显示糜烂完全消失,溃疡及黏膜表面完全愈合,且便检呈阴性;有效:肠镜检查显示糜烂处存在轻度炎症,溃疡及黏膜愈合60% 以上,且便检呈阴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30 d 后的炎性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 -6(IL-6)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30 d 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脂质过 氧化物(LPO)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 80.49%(33/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TNF-α、IL-8、IL-6 和 hs-CRP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TNF-α 、 IL-8 、 IL-6 和 hs-CRP 水 平 均 低 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MDA、SOD 和 LPO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MDA 和LPO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SOD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肠胃反应 1 例、头痛 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4%(3/42);对照组发生肠胃反应 3 例、头痛 2 例、皮疹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63%(6/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4,P=0.457)。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肠道疾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如不及时治疗,可累及肝脏、皮肤等部位, 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6]。

      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重要表现,炎性因子参与炎症反应的全过程。另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表现为 MDA 水平降低,SOD 和 LPO 水平升高 [7-8]。美沙拉嗪可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白三烯合成, 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含有多种益生菌,进入机体后可在肠黏膜形成一层“细菌膜”,从而抑制肠道致病菌的侵入,有效调节肠道表面微生物菌群,纠正肠道内环境,有利于保护肠道功能 [10]。

      中医将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泄泻”范畴,认为其多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或素体脾肾不足所致。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治则以清热化湿,行气解郁、益气健脾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NF-α、IL-8、IL-6、hs-CRP、MDA 和LPO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建中化湿汤中党参可健脾益气;茯苓、山药、白扁豆可健脾化湿;砂仁、芡实、厚朴可醒脾和胃、化湿止泻;大枣、白芍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桂枝、干姜可温阳散寒;升麻、葛根可升举脾胃;炙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化湿止泻、补气镇痛、益气健脾之效[1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党参皂苷可减轻胃肠黏膜病理损害;茯苓酸能发挥抗炎作用;山药可拮抗回肠强直性收缩,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功能 [12]。建中化湿汤联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提高抗炎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建中化湿汤联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临床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冯媛,刘欣,史海涛,等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肠道菌群含量的影响 [J]. 世界临床药物,2019,40(5):334-339.
[2]陈旭侠,梁三红,马费强 . 丹参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 HIF-1α、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7):55-58.
[3]姚燕琴,孙文浩,朱行睿,等 . 中药多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36(13):1692-169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19(1):61-65.
[5]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2009)[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27-532.
[6]弓艳霞,唐艳萍,牛薇,等 .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4): 512-516.
[7]吴霞,龙再菊 . 自拟愈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0): 1078-1081.
[8]柴晓霞 . 美沙拉秦结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7):913- 914.
[9]符晶,谭琰,符白玉 . 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Ⅱ A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J]. 中国药业,2021,30(14):48-51.
[10]康薇 . 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8(19):26.
[11]赵长胜 . 建中化湿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J]. 山东中医杂志,2018,37(6):482-484.
[12]刘文清 . 建中化湿汤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0,12(2):100-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