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能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8 10:01: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BC)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 100 例疑似 B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超声检查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BC 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100 例疑似 BC 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32 例确诊为 BC,占 32.00%(32/100);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BC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 BC 的特异度、PPV 和 NPV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BC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检查。

【关键词】 乳腺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超声;诊断;效能

0  引言

乳腺癌(BC)发现越早,患者生存几率越大[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影像学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具有无创、无放射性损伤、分辨率高、经济适用等特点,依据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技术可探查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灶血液供应特点, 从而有效鉴别病灶是否发生癌变 [2]。本文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在 BC 诊断中的效能。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4 月至 2020年4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疑似B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适应证;检查后 1 周内,行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前未行肿瘤治疗;单侧肿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哺乳期、妊娠期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2018(108) 号 ]。年龄 38~61 岁,平均(49.28±6.87)岁;体质量 指 数 18.5~26.8 kg/m2, 平 均 (22.63±3.11)kg/m2; 病灶部位:左侧 58 例,右侧 42 例。

1.2  方法 患者均行以下检查。高频超声检查: 采用东芝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 SSA-770A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探头频率调整为 10~12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以乳头为中心,对乳腺不同象限进行常规横切、纵切、多切面检查。在确定病灶后,将病灶位置、数量、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大小、周围组织关系、两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大情况详细记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周围血流信号、血管形态进行探查。

高频超声检查阳性标准 [3]:(1)肿块中存在微小钙化灶;(2)肿块周围表现为毛刺征;(3) 肿块纵横比 1.0 以上;(4)肿块后方回声减弱;(5)R I 在 0.7 以上;(6)肿块周围存在厚晕高回声。满足以上任一项则为阳性。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标准 [3],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任意 2 项即可判定为 BC。(1)肿块边界不清晰、边缘呈分叶状、毛刺状、蟹足状,未见明显包膜现象,可见毛刺样或角状凸起;(2)内部回声多表现为实性、不均匀的低回声,部分肿块内部可见微钙化灶,或后方回声明显衰减;(3) 纵横比 >1,形态不规则;(4)肿块内血流为Ⅱ级及以上,且形态紊乱。血流分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为 0 级;病灶内血流信号较少,且可见 1~2 处点状血流为Ⅰ级;病灶内血流信号适中,可见一条长度 > 病灶半径的主要血管为Ⅱ级;病灶内血流丰富,且可见 4 条以上血管,且血管相互交汇,以网状呈现为Ⅲ级。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 金标准”, 比较高频超声检查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100 例疑似 BC 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32 例确诊为 BC, 占 32.00%(32/100); 68 例为非 BC,占 68.00%(68/100)。

2.2  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诊断显示,阳性 32 例,阴性 68 例。见表 1。

\

2.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显示,阳性 35 例,阴性 65 例。见表 2。

\
                
2.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BC 的效能比较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BC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BC 的特异度、PPV 和 NPV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BC 发病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乳腺上皮细胞组织异常增生、辐射、遗传、性激素刺激等因素相关,需尽早治疗 [4]。手术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 BC 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相较常规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探头频率更高,穿透力更强,可将皮肤、皮下脂肪、胸肌、腺体及其周围关联组织的微小病变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同时高频超声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有效探查病灶组织及其周围细微病变结构 [5]。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查血流信号特征,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6]。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BC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这是因为彩色多普勒技术可对周围血流信号、血管形态进行探查 [7]。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BC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高频超声检查。

参考文献

[1]刘瑜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2):324-325.
[2]杨莲,曾爱兵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J]. 中国医疗设备,2017,32(2): 128-129.
[3]纪晓惠,石可心,赵倩颖,等 . 高频超声对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1,30(1): 58-63.
[4]王海璇,陈廷财,陈东玲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 MRI 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3):1952-1955.
[5]刘巧珍,唐英杰,崔志利,等 . 高频超声与钼靶 X 线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7): 4062-4064.
[6]雷蕾,王琪琪,薛秀秀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J].  海南医学,2018,29(22):3187-3189.
[7]胡璇,金艳萍,李博,等 .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25(1):40-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1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