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15 14:11: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腕管综合征患者 52 例为 CTS 组,同时选取 52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高频超声检查对两组成员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并比较。CTS 组分别给予高频超声与肌电图检查,并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组中肌电图检查诊断为CTS45 例,灵敏度为 95.7%,特异度为 60.0%,高频超声检查异常诊断为 CTS47 例,灵敏度为 94.0%,特异度为 100.0%。两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2.3%,90.4%,CTS 患者进行肌电图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 组与对照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高频超声;临床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潘建春 , 曾艾 , 赛青 .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158,162.

\

0引言

应用效果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腕管内压力升高而导致正中神经被挤压,造成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和大鱼际肌萎缩、肌力异常的综合征,是人体最常见的嵌压性神经病,也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病之一,重复性手工劳动者的发病率偏高,有研究表明女性较男性患病率高 [1]。为了快捷、无创又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确诊远远不够,而具有直观的影像学资料的高频超声技术能够直观判定神经损伤、形态、走行及可疑卡压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提供有用的依据。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 52 例,分别给予高频超声与肌电图检查,来评价高频超声在 CTS 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 52 例,女性 30 例,男性 22 例,年龄 31~62 岁,平均(42.36±4.58)岁;对照组中女性 28 例,男性 24 例,年龄31~60 岁,平均(41.57±4.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患手有麻木疼痛感,主要分布于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部分患者可有麻木疼痛向肘部及肩部放射感;②以夜间或清晨为重,多有夜间“痛醒”或“麻醒”史,通过甩手或局部按摩后症状可以缓解,部分患者伴有手掌或手指无力,对掌困难;③体格检查:Phalen 试验或Tinel试验阳性;④既往无颈神经根病、糖尿病,无腕部骨折史。对照组为同时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或志愿者。其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符合上述排除标准,所有对照者 Phalen 试验、Tinel 试验阴性。

1.2方法

1.2.1超声检查
使 用 Siemens 2000 型 超 声 检 查 仪 , 线 阵 探 头 频 率9~14MHz,检查频率 14MHz,检查条件设为肌肉骨骼。操作时探头与正中神经保持垂直,操作不能太用力,防止探头挤压引起正中神经变形。先将超声探头扫描平面与前臂纵轴平行, 对腕管及正中神经进行纵向扫描,观察腕管内正中神经的位置、走向,神经前后径的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受压的部位;然后, 将超声探头扫描平面与前臂纵轴垂直,检测正中神经横截面情况,在腕管入口(豌豆骨水平)扫描正中神经的横切图像,用描记法在上述水平测量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测量 3 次取平均值,横截面积 >0.95cm2 作为诊断 CTS 的标准 [2]。

1.2.2肌电图检查
使用美国产尼高利 -Viking Quest 型肌电图机,皮温不低于 28℃。行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检查。检测正中神经时,患者肘伸直,前臂旋后,腕部中立位,掌心向上,感觉传导检测时手指伸直。采用逆向法,记录电极为指环电极,活动电极置于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测定正中神经腕 - 中指的感觉传导潜伏期和波幅(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SNAP)。采用恒流刺激器,刺激电极为表面电极,阴极置于腕部正中神经之上,阳极置于沿神经走行的阴极的近侧。肘部刺激在肘窝处肱动脉正上方,同样使阴极靠近远端。测定正中神经腕部远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  DML)。针电极肌电图检查:选用同芯针电极记录,检查拇短展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第一骨间背侧肌、示指伸肌和肱三头肌,观察在肌肉中移动针电极所产生的电活动;在肌肉处于静息状态下而记录的电活动;肌肉随意轻收缩期间所诱发的电活动, 逐渐增加收缩力量,一直到最大用力收缩期间,电活动的变化。诊断标准,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检查结果异常:腕 - 中指SNAP<15μV,潜伏期 >3.5ms;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检查结果异常:DML>4.0ms。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7.0 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 2 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 行 t 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频超声
CTS 组正中神经受压变扁,宽径与厚径比值增大,腕横韧带近端神经肿胀,回声减低,纵切面正中神经粗细不均,卡压处可见切迹。豌豆骨水平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CTS 组(1.46±0.35)mm2,对照组(0.75±0.1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肌电图
CTS 组肌电图正中神经腕部 DML 明显延长,腕 - 中指SNAP 减低,47 例 DML>4.0ms。

2.3CTS 组行高频超声与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

讨论腕管位于带所围成的骨性纤维性隧道。它狭窄而坚韧,缺乏伸展性和对压力的缓冲作用。正中神经在腕管内位置表浅,当反复慢性劳损、外伤、解剖变异及医源性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腕管容积减小或内容物体积增大时,使正中神经受压,出现手桡侧麻木或疼痛、拇对掌功能受损和鱼际肌萎缩等表现,即为腕管综合征。因此,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腕管容积减小或其内容物体积增大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而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嵌压。

目前,临床上多依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及症状、体征来诊断腕管综合症,但由于一些原因,部分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检查,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或部分因疼痛而不能耐受者。如果既往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电图诊断 CTS 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电生理检查只能反映和评价神经的功能状况,不能反映神经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周边的解剖层次与结构 [3-4]。现高频超声已广泛用于检查肌肉、骨关节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 [5]。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腕管内的正中神经与屈肌腱的解剖关系,有研究表明,超声对腕管解剖的显示与 MRI 具有相似的分辨率 [6],能与其他引起手腕部疼痛的疾病加以区分。除了诊断,超声还可用来随访手术后的腕管和正中神经状态 [7]。超声以其直观、无创、省时、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临床重视。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 52 例,分别给予高频超声诊断与肌电图诊断,结果显示高频超声的灵敏度低于肌电图,但特异度明显高于肌电图,说明肌电图在发现CST 病例方面比高频超声有优势,但其特异度较低,其误诊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CTS 患者正中神经受压后血供受阻,回流和轴突轴浆障碍,出现脱髓鞘改变,在神经受压早期尚未出现形态学改变时肌电图便可敏感的发现上述异常,因此高频超声在诊断此类早期病变时有一定的困难。有研究报道, 正中神经变异等 [8] 少见病因也可引起 CTS,当肌电图考虑为CTS 时,行高频超声能够敏感地发现正中神经变异,进一步明确病因,术前识别这些变异并给予体表标记,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入路,避免血管神经损伤或因解压不完全而导致的手术失败。本研究中高频超声与肌电图对 CTS 患者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小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合,可降低误诊率,明确病因,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Jablecki CK, Andary MT, So YT, et al.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usefulness of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and electromy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AEM 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J]. Muscle & Nerve, 1993, 16(12):1392-1414.

[2]曹亚坤 , 郭卫东 . 高频超声与肌电图诊断正中神经腕管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39(4):440-443,449.

[3]王晓磊 , 哈斯 .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43(1):16-17.

[4]刘小明, 许亮, 包凌云,等. 超声定量测定正中神经诊断腕管综合征 [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8(6):632-634.

[5]Buchberger W, Judmaier W, Birbamer G, et al. Carpal tunnel syndrome: diagnosis with high-resolution sonography[J].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92, 159(4):793.

[6]Klauser AS, Halpern EJ, Faschingbauer R, et al. Bifid median nerve i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ssessment with US cross-sectional area measurement [J]. Radiology, 2011, 259(3): 808-815.

[7]Lee CH, Kim TK, Yoon E S, et al. Postoperative morphologic analysi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using high-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J]. 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2005, 54(2):143.

[8]傅强, 崔立刚, 李志强,等. 腕管内正中神经变异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21(10):884-887.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5/2018091502135571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