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2 14:19: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2 例 OO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聚乙二醇 4000 散治疗,观察组实施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排便评分、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 门括约肌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便困难程度和排便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RP 水平低于对照组,RMTV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2%,低于对照组的 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 OOC 患者可降低排便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改善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 聚乙二醇 4000 散治疗。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加减;穴位贴敷;出口梗阻型便秘;肛管直肠动力学;不良反应

0  引言

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是功能性便秘的常见 类型之一,患者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不净、排便周期延长等。若患者排便时间较长,会严重影响排便能力,严重者需要用手辅助排便。临床治疗OCC 患者主要以导泻药物为主,但长期应用会刺激大肠与肛门,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发作,影响预后 [1]。本文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 OOC 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 OO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 [2];存在缺乏便意或便意减少,排便量少,排便费时,可伴腹胀、腹痛及肛门直肠疼痛等症状; 中医符合《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气虚便秘诊断标准 [3];证见大便不干燥,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 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自愿配合治疗;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结直肠器质性病变者;肠道狭窄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观察组:男 26 例, 女 15 例;年龄 25~72 岁,平均(49.71±5.64)岁; 病程 1~14 年,平均(8.63±2.31)年。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25~73 岁,平均(49.89±5.61) 岁;病程 2~13 年,平均(8.53±2.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 4000 散(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092, 10 g)治疗,10 g/ 次,2 次 /d,连续治疗 8 周。

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补中益气汤组方:黄芪、人参、炙甘草各 15 g,柴胡 12 g,白术、当归各 10 g,陈皮、升麻各 6 g,生姜 9 片,大枣 6 颗。随症加减:偏阳虚者加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各 10 g;腹胀者加砂仁、木香各 10 g;胃痛者加白芍 15 g;不寐者加山楂、酸枣仁、远志各 12 g。水煎服,1 剂 /d,取汁250 mL,分早晚温服。穴位贴敷方法:选择神阙穴、双侧大肠俞穴为治疗穴位,穴位贴敷膏由本院自制, 自制方法为将大黄、苏叶、生白术、木香、冰片制成粉末并混合,随后用蜂蜜搅拌为稀糊状,并置于胶布上,再将穴位贴敷膏贴在治疗穴位上。敷药时间 5~8 h,1 次 /d,连续治疗 8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水平。采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合肥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ZGJ-D3 型)检测患者的门括约肌静息压(ARP)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排便评分,包括排便困难程度和排便时间。其中,排便困难程度:0 分为排便无困难;2 分为用力才能排出; 4 分为非常用力才能排出;6 分为需按摩肛周,甚至用手抠等辅助排便。排便时间:0 分为排便时间 <5 min;2 分为排便时间在 5~10 min;4 分为排便时间 >10 min 但≤ 30 min;6 分为排便时间 > 30 min。(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排便困难程度和排便时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困难程度和 排便时间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ARP 和 RMTV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ARP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RMTV 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 OOC 占慢性便秘的 25%,本病发病机制主要为盆底组织松弛、括约肌痉挛所致,临床治疗较复杂棘手 [4]。

中医学认为脾虚气弱是 OCC 的常见病因,因此治疗当以培本固元、升阳举陷、扶正祛邪为原则。补中益气汤方剂出自《脾胃论》,方中黄芪益卫固表、补气升阳 [5];人参补元气;白术健脾补气; 当归养血和血,润肠通便 [6];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升阳举陷;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清热化痰;生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活血;炙甘草健脾和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润肠通便之效。穴位贴敷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主,选取的药材需根据患者病情调制而成,再贴敷于指定穴位 [7]。其中,刺激神阙穴有助于疏通全身经脉,调节脏腑阴阳,起到刺激胃肠蠕动、润肠通便的作用;大肠俞穴可理气降逆,调和胃肠。穴位贴敷可发挥穴位与药物的双重作用,药物可经皮肤吸收,有效减轻不良反应,且可借助人体经络传感对多层次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排便评分和 A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MTV 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补中益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多靶点治疗,有效改善肛肠动力,促进排便,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补中益气汤联合穴位贴敷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OOC 患者可降低排便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改善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聚乙二醇 4000 散治疗。

参考文献

[1]杨勇,张正国,杨光,等 . TSTSTARR+ 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远期疗效 [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22(7):680- 68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 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J].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73-74.
[3]张声生,李乾构,时昭红 . 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J]. 北京中医药,2011,30(1):3-7.
[4]邹洋洋,丁曙晴,叶菁菁,等 . 电针中下髎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87 例 [J]. 中国针灸,2019,39(5):562-564.
[5]石佳勇,张冠成,夏天卫,等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26(24):1889-1896.
[6]韩鹏,王丹丹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刊,2020,55(5):49-53.
[7]付松林,李合娟,郭乾坤,等 . 黏膜注射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28 例分析 [J]. 人民军医,2020,63(5):94-96.
[8]潘治平,金婧,蔡珂,等 . 生物反馈治疗对出口梗阻型便秘两种亚型的疗效比较 [J]. 浙江医学,2019,41(13):1391- 13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