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鼻内镜手术后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2 11:50: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后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0 月该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鼻腔冲洗液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两组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以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研究组术后以中药煎剂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后的鼻腔功能、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鼻气道阻力、糖精清除时间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纤毛输送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 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采取中药鼻腔冲洗治疗,可减轻鼻腔症状,改善鼻腔纤毛运动功能、通气功能及嗅觉功能,疗效优于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治疗。

【关键词】 中药;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

0  引言

慢性鼻窦炎指的是鼻腔、鼻窦黏膜出现的慢性炎症反应,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常反复发作,很难根治 [1]。严重的鼻窦炎患者需要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能重建鼻窦,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手术会引起鼻黏膜损伤,术后鼻腔会形成血痂、黏性分泌物,术后通常需要采用鼻腔冲洗,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预防感染、粘连的发生 [2]。本文观察鼻内镜手术后应用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鼻- 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3];经鼻内镜、CT 检查确诊; 保守治疗无效,具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鼻腔疾病;先天性嗅觉丧失;合并呼吸道感染; 既往有鼻腔手术史。根据术后鼻腔冲洗液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 年 龄 20~67 岁; 平 均(43.61±11.23) 岁;病程0.5~4.9 年,平均(2.34±0.82)年。研究组: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 21~68 岁,平均(44.41±11.50) 岁;病程 0.5~5 年,平均(2.43±0.71)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鼻腔内息肉、钩突,根据患者病情, 开放部分或全组窦腔,清除病变组织,伴有鼻中隔偏曲者予以矫正手术治疗。术毕,将凡士林油纱条塞入鼻腔,保留 24~48 h。鼻腔填塞物取出后行鼻腔冲洗治疗。

对照组术后予以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冲洗液为 500 mL 3% 氯化钠溶液。冲洗方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向前倾,稍偏向一侧,使用一次性使用鼻腔冲洗器 [ 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72660956] 吸取冲洗液 50 mL 左右,将冲洗嘴置入患者上侧鼻腔,握住橡皮球并有节律挤压,让冲洗液从另一侧鼻腔流出,然后采用相同方法冲洗另一侧鼻腔。两侧交替进行,直至冲洗液用完。需注意的是,鼻腔冲洗前,须将冲洗液预热至30~35 ℃,冲洗完成后,可轻轻擤鼻,促进冲洗液排出。

研究组术后予以中药煎剂行鼻腔冲洗。处方: 黄芩、连翘、白芷、石菖蒲各20 g,黄连12 g,红花、辛夷各 10 g,薄荷 4 g。将上述中药煎煮,过滤去渣留取药液约 500 mL,冷却至 35 ℃左右,行鼻腔冲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鼻腔冲洗治疗均为 1 次 /d,共治疗 5 d。随访 3 个月,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后的鼻腔功能指标水平。①通气功能:采用前鼻测压法检测鼻气道阻力(NAR);②嗅觉功能:采用 Sniffin’ sticks 嗅觉测试法检测,包括气味阈值(T)、气味辨别阈值(D)及气味识别阈值(I),3 项之和为 TDI 值,总分 48 分,得分越高则嗅觉功能越强;③鼻黏膜纤毛运动功能:采用糖精试验检测患者纤毛输送速率(MTR)、糖精清除时间(SCT)。(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后的症状积分。参照《现代耳鼻咽喉疾病中医诊疗学》[4] 制定评分标准,主症包括鼻塞、打喷嚏、流脓涕,每项 3 分,次症包括嗅觉减退、头昏、耳闷,每项 1 分。总分 12 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3)比较两组治疗后 3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基本治愈: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 90% 以上,内镜下窦口完全开放,鼻黏膜光滑、呈上皮化;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 50%~90%,内镜下可见窦口,但局部黏膜水肿或形成肉芽组织;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不足 50%,内镜下窦口狭窄或粘连闭合。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 + 改善)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鼻腔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NAR、SC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DI 值、MTR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 NAR、SCT 水平低于对照组,TDI 值、MTR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病因复杂,难以根治,其可导致鼻窦黏膜水肿、息肉形成,堵塞鼻腔,严重影响患者通气功能。临床针对保守治疗迁延不愈的患者建议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可精准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腔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但会使鼻腔内形成积血、瘀痂,增加分泌物生成量,影响患者嗅觉及通气功能 [5]。术后予以鼻腔冲洗治疗能够帮助积血、分泌物排出,促进鼻黏膜修复。

高渗盐水是常用的鼻腔冲洗液,能够抑制黏膜水肿,促进纤毛运动,但抗菌、消炎作用较弱 [6]。中药冲洗液使用多种清热、消炎药物,其中黄芩、黄连苦寒,具有燥湿、解毒之功;连翘能散结消肿、清热解表;石菖蒲可涤痰开窍、化湿疗疮;红花可活血逐瘀、通脉镇痛;白芷、辛夷有散风驱寒、排脓通窍之效;薄荷有清热凉血、消炎缓痛之效 [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连翘等药材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等致病菌有强烈抑制效果,可用于防止术后感染 [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 NAR、SCT 水平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TDI 值、MTR 水平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与高渗盐水相比,中药冲洗鼻腔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鼻腔纤毛运动功能、通气功能及嗅觉功能,临床疗效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中药冲洗液含有多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涤痰开窍的药物,有利于消除黏膜水肿,促进分泌物排出,加快症状改善,提高鼻黏膜功能。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采取中药鼻腔冲洗治疗,可减轻鼻腔症状,改善鼻腔纤毛运动功能、通气功能及嗅觉功能,疗效优于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治疗。

参考文献

[1]霍树喜,王杰,高尚,等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窦炎合剂冲洗对慢性鼻 - 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纤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87-90.
[2]陈洪昌, 廖蕾, 周光耀, 等 . 鼻窦内镜术联合清热利湿祛瘀中药鼻腔灌洗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36(9):1751-1753.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 慢性鼻 - 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0,38(8):21-22.
[4]郭宏 . 现代耳鼻咽喉疾病中医诊疗学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01.
[5]李建玲,章松林,刘杰 . 鼻内镜手术结合鼻腔冲洗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2018,47(11): 1457-1459.
[6]范宇琴,冯娟,雍军,等 . 3 种鼻腔冲洗方法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观察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 38(6):675-678.
[7]简雷,朱宏飞,邓可斌,等 . 中药鼻腔冲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鼻息肉术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6):209-212.
[8]赵晶,张金庄,贾京绵,等 .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鼻腔灌洗在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0):3311-33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