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 95 例 F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8 例和观察组 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和睡眠状况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睡眠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降低 FD 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睡眠状况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护理;睡眠;负性情绪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通常无器质性病变,但常出现腹痛、胀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FD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现象, 可进一步加重病情 [2]。本文观察心理护理对 FD 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95 例F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中 FD 的诊断标准 [3];伴有典型的食欲降低、腹部疼痛、饱胀感等;意识清楚。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及恶性肿瘤者;存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他慢性疾病控制不佳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8 例和观察组 47 例。对照组男 28 例,女 20 例;年龄 26~68 岁,平均(48.47±4.95) 岁;病程 1~6 年,平均(2.54±1.67)年;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 19 例,高中 15 例,初中及以下 14 例。观察组男 25 例, 女 22 例; 年龄 25~68 岁, 平均(47.16±4.26)岁;病程 2~6 年,平均(2.69±1.28) 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18 例,高中 14 例,初中及以下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给予H2 受体拮抗剂、促胃动力药等药物治疗, 伴有抑郁患者给予氟西汀口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生活及饮食指导、讲解疾病的病因及成功的案例等,并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1) 心理评估。入院时让患者填写本院自制的心理调查量表,全面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2)心理护理实施。①建立护患同盟:实施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前,向患者耐心解释,增进护患信任度;针对学历较高的患者可采用专业性较强的语言为患者详细分析疾病的产生原因,学历较低患者使用通俗易懂且形象的语言,帮助患者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和生活压力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调整自身心理情绪对疾病恢复的作用;对于因对疾病不了解或有错误认知的患者,可采用护理展板、护理手册、视频播放等形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过程,必要时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讲解,缓解其不良心理情况。②行为护理:采用集中学习交流、PPT 汇报的形式引导患者积极锻炼身体,如办公室锻炼操、网络上流行的减肥操视频等;鼓励患者写锻炼日记,每周检查 1 次。③娱乐、放松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特点、娱乐爱好,选择听音乐、看电视、读报、钓鱼、放风筝、骑行等娱乐项目;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 20~40 min/ 次,1 次 /d。④家庭社会支持:嘱咐家属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尽可能满足其需求,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病友现身分享,增强治疗信心。⑤睡眠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房间布置简单清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睡床舒适; 对睡眠不佳者,睡前给予中药或温水泡脚、饮热牛奶、头部穴位按摩等;与患者共同制订规律作息时间表,并监督患者;若病情允许,可建议患者通过散步、慢跑、打太极、练瑜伽等方式适当增加白天活动量,将白天睡眠时间控制在 1 h 内。两组均护理4 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护理前和护理 4 周后的负性情绪评分,SAS 和 SDS 均含有 20 个条目,采用 1~4 级评分法,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 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 4 周后的睡眠状况,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 7 个方面, 总分 21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睡眠状况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PSQI 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睡眠状况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FD 患者在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胃肠道运动与分泌功能减弱,肠蠕动呈抑制状态,严重者甚至可完全停止运行 [4-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心理护理在充分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疏解,建立护患同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FD 患者以内向型性格偏多,具有多虑、善疑的个性特征,加之过度关注自身健康,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6-7]。心理护理通过听音乐、读书、看报、钓鱼、放风筝、骑行等娱乐活动可减轻患者对疾病的过分关注,调整患者的心态和情绪,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增强治疗效果;而家庭社会支持可为患者在感情方面提供保障,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同时治疗中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病友现身分享,促进了病友间的交流,可增强治疗信心, 增加和病友的交流,增加社会支持性。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睡眠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心理护理中通过睡前给予中药或温水泡脚、饮热牛奶、头部穴位按摩等有效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降低 FD 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睡眠状况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吴海静,王彩丽 . 健康教育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69-170.
[2]陈世雄,黄仑峰,周莉,等 . 精神心理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44(2):287-289.
[3]罗马委员会 .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 [J]. 胃肠病学, 2006,11(12):761-765.
[4]胡学军,田凤杰,陈延 . 升阳益胃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临床研究 [J]. 中国药业,2018,27(3): 52-54.
[5]于环,吴小妍 . 正念减压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J]. 天津护理,2019,27(3):282-285.
[6]汪章平,周晓丽,郑国荣,等 . 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和胃肠激素的相关性 [J]. 医学综述,2017, 23(11):2106-2110.
严小英,王素萍,王洁琳,等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综合性心理干预的效果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 21(4):136-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