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6 13:53: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 [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8、空腹血糖(FBG)、白细胞计数(WBC)] 水平、临床康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高于对照组的 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IL-10、IL-18、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WB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峡红肿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1/50),低于对照组的 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缩短临床康复指标水平, 优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效果。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热毒宁;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炎性因子

0  引言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的急性传染病,6 岁以下的儿童是高发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部起疱疹,具有发病急、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 [1-2]。本文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确诊为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症状出现时间均在2 d 以内。排除标准:伴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观察组: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 4 个月至 6 岁,平均(5.1±0.3)岁;病程 15~21 h, 平均(18.2±2.6)h;轻度 28 例, 中度 22 例。对照组:男 27 例,女 23 例;年龄 5 个月至 6 岁,平均(5.4±0.2)岁;病程 14~21 h,平均(18.0±2.7)h;轻度 27 例, 中度 2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补液、预防感染、调节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定期更换被褥、衣服,初期皮疹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抹在患儿手足部,疤疹形成后给予碘伏涂抹。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03099,0.1 g)加入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8 mg/kg,1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10 mL)加入 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0.7 mL/kg,1 次 /d。两组均以5 d 为 1 个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痊愈:治疗后 3 d 内患儿体温正常、一般状况良好,5 d 内手足臀部、口腔无疱疹;显效:治疗后 5 d 内患儿体温正常、一般状况良好,手足臀部、口腔基本无疱疹; 有效:治疗后5 d 患儿体温基本正常、一般状况较好, 手足臀部、口腔仍然有疱疹;无效:治疗后 5 d 患儿仍然发热,一般状况没有改善或恶化,手足臀部、口腔疱疹未减少或增多。总有效率 =(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8、空腹血糖(FBG)、白细胞计数(WB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TNF-α、IL-10、IL-18 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 FBG 水平;采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测定WBC。(3)比较两组临床康复指标水平,包括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痊愈时间。(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 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IL-10、IL-18、TNF-α、FPG 和 WB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IL-10、IL-18、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FPG、WB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临床康复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峡红肿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低于对照组的 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利巴韦林是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已知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效果良好,但可引发患儿皮肤瘙痒,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荨麻疹 [3-4]。

热毒宁注射液属于一种中药制剂,主要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主要成分为栀子、金银花、青蒿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栀子对疱疹、流感病毒有效,在细胞外能够抑制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同时在极大程度上拮抗革兰阴性菌内毒素;金银花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铜、绿原酸,可发挥广谱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青蒿可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寄生虫、抗疟作用 [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峡红肿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6]。分析原因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对 EV71 病毒复制进行有效抑制,并在短时间内发挥解热镇静、抗病毒作用,提升了疗效。已知 IL-10 可抑制多重炎症反应,并协同 IFN-γ 参与机体免疫应答,提高抗病毒效果。IL-18 可促进IFN-γ 的产生。而TNF-α 的神经毒副作用显著, 但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10、IL-18、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可发挥协同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8]。

综上所述,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缩短临床康复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殷方明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191.
[2]杨丽琳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8):37.
[3]蓝欣,陈方根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4):95-96.
[4]梁小步,曹晓倩,关英妹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3):124-125.
[5]姚件妹,朱能佳 .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49-50.
[6]林育权,沈远征,彭松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8):116- 117.
[7]海宏阁 . 38 例小儿手足口病优质护理观察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2):169-170.
[8]王君旺,郭春丽,郭旭霞 . 微信平台在手足口病居家患儿防控中应用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2): 158-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