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4 17:37: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儿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 102 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 51 例。同时组织各组患者家属开展满意度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宣教护理,观察对比组间恢复情况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分别为(3910.1±89.3)元、(5.1±1.3)d,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 98.03%,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健康宣教护理, 可提高患者疾病预防意识,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王彦青.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81-282.

0引言

小儿手足口病作为儿科常见传染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发热、溃疡和皮疹 [1]。其对于患儿的手脚及口腔损害较大,如若病情严重会引发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炎。如不能及时开展预防和病情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故此本文选取102 例患者,对其开展预防宣教护理,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102 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开展本次研究。观察组(n =51), 男 27 例,24 女例;年龄 0.3-9 岁, 平均(2.9±0.7)岁。对照组(n =51), 男 28 例, 女 23 例; 年龄 0.5-11 岁, 平均(2.7±0.9)岁。选取同时期各组患儿家属 102 例,开展满意度调查。所有患者及家属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试验告知书。两组患者及家属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 > 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清洁护理和常规查体。观察组采用预防宣教护理,具体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护理。手足口病发育小儿,疾病会加重儿童的痛苦。再加上治疗过程中,患儿需要与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会产生恐惧和陌生感。故此,护理人员应该保证亲和的态度与患儿进行交流,鼓励患儿参加治疗。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提高治疗效率。护理人员还可与患儿开展游戏,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距离,确保患儿听从护理人员的指导。第二, 宣教护理。宣教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为患儿开展宣教,二是为家属开展宣教。护理人员可通过宣传画册,为患儿讲述就诊期间的注意事项。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感,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也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手段进行告知。第三,清洁护理。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病号服和病房的清洁,及时开展消毒杀菌护理。指导患儿就餐前吸收,保证病房通风。指导患者家属在患儿饭前服用帮助患儿漱口,如若患者口腔出现局部溃疡,可采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用药后不可立即进食或漱口,防止药效的消减。指导患者多使用流质食物,禁食辛辣。禁止患者剧烈运动,叮嘱患儿卧床休息。第四,退热护理。小儿手足口病常伴随发热,如若患者体温较高,可为患者开展药物疗法退热。如若温度稍高,可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开展物理疗法。防止患者因高热引发的身体机能损伤,保证患儿治疗有效性。

1.3评价指标。观察对比组间恢复情况(住院费、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2]。在满意度评比中,采用情况调查表的形式 [3]。根据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清洁状况、恢复效果、病情控制等五项进行评分。总分 100分,9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 分为满意,小于 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 + 满意)/ 例数 ×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1.0 分析数据, 所有计量资料通过( ±s)表示,对比结果采取 t 检验; 计数资料通过“n (%)”表示,对比采用 χ 2 检验。如果P < 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恢复情况对比。观2.1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P < 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 0.05,见表 2。

\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疾病,多发于 5 岁以下的儿童。临床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控制必须在发病 24-48 h 才能够发挥药效。许多家长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再加上当前不提倡用抗病毒药物,故多采用常规治疗辅助护理模式帮助患儿缓解病情 [4]。

3.1疾病预防措施。第一,隔离措施。如若患儿出现手足口病, 可及时为其开展隔离护理。完善隔离区域,将患儿与其他患儿进行隔离。采用隔离措施为患儿进行护理,防止病原的传播。第二,消毒措施。加强对病房和医院的消毒,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消毒工作。针对垃圾进行及时处理,开展空气消毒。

可采用空气消毒机,消除空气中的细菌,降低病原的传播。加强对患儿手部的护理,促进患者恢复。第三,预防宣教。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提高患儿家属的疾病预防和消毒能开。加强对患儿预防手段的宣传教育,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第四,加强监管。针对患儿住院期间进行严密监控,防止并发症的产生。针对患儿恢复期间存在的问题, 及时开展解决措施。避免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其他问题,影响患者恢复。

3.2疾病控制措施。第一,饮食控制。指导患者多饮用温开水, 促进身体代谢。及时对患者进行营养补充,增强患者抵抗力。告知患儿不吃生食,禁止将玩具放于口中。第二,体温控制。手足口病常伴随发热现象,可指导患者采用物理疗法为患者进行体温控制。采用冰毛巾为患儿擦拭身体,注意力度。防止力度过重,伤害患儿皮肤。如若效果不佳,可采用安瑞通治疗。第三,清洁控制。为患者开展病床清洁,保证床被的干净整洁。为患儿勤剪指甲,保证患儿着装的舒适度。防止因衣物不合身,导致皮疹破裂。第四,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可用于年龄较小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而硼酸液可用于年龄较大的患儿临床治疗。如若患儿伴随严重咳嗽,可指导其采用复方福尔可定治疗。如若患儿出现感染,可指导其使用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预防宣教护理模式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海霞, 李海燕.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双足与保健,2017,26(7):110-111.
[2]邱文丽, 戴举响, 胡小艳 , 等.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2017,3(2):128-130.
[3]冯炽光, 骆沛玲. 热毒宁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92例[J]. 西部中医药 ,2017,30(6):104-106.
[4]孙国颖.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干预对控制流行性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38-39.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4/2018121405375093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