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在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8 例肺癌围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病友互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 Herth 希望量表(HHI)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 SSRS 和 HHI 各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可提高肺癌围术期患者SSRS 评分和HHI 评分, 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肺癌;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围术期;SSRS 评分;Herth 评分
0 引言
肺癌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向于年轻化 [1]。肺癌不仅给患者带来机体疼痛、疲劳和缺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2]。常规护理对肺癌围术期患者缺乏针对性干预,存在局限性。病友互助护理模式是指接受过肺癌根治术治疗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为肺癌围术期患者提供的责任制护理, 有利于相互提供情感支持,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3-4]。本文观察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在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肺癌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临床分期为Ⅱ、Ⅲ期;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男 18 例,女 16 例;年龄 36~54 岁, 平均(45.56±3.29) 岁。观察组:男 19 例, 女15 例;年龄 34~55 岁, 平均(44.79±3.30)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电话随访、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病友互助护理模式。(1)本市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入选条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接受过肺癌根治术治疗且病情稳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自愿参与肺癌康复志愿服务, 并由护理人员以现场模拟训练、探讨、授课等方式提高志愿者的支持互助能力和对疾病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时间为1 周。(2)培训内容:①肺癌理论知识,包括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预防、放疗、化疗(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及防治措施)、分期及预后等;②服务技能,保持良好心态与自我照护;及时正确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人际关系。(3)责任制服务, 每一志愿者分管 10 例左右的患者,每周给予病房患者服务 1 次,主动与病房患者沟通交流,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宣教有关的肺癌理论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抗癌坚定信念,告知抗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帮助其提高认知度,互留联系方式,以便于出院后继续给予相关指导,直至化疗结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该量表包括主观支持(4~16 分)、客观支持(3~12 分)、支持利用度(3~12 分)3 个维度,SSRS 总分 <20 分为社会支持度较低,20~30 分为社会支持度一般,31~40 分为社会支持度高。(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期望水平。采用 Herth 希望量表(HHI)评估 [5],包括看待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的积极行动、同他人维系的亲密关系 3 个维度,每维度包括 4 个项目,每个项目 1~4 分,评分范围 12~48 分,分值越高表示期望水平越高。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SSR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SRS 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护理后,两组 SSRS 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HHI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HHI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HI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肺癌围术期患者遭受的心理与躯体折磨限制了患者与社会的沟通,常导致患者缺乏社会支持,对未来失去希望,影响患者的预后 [6]。良好的社会支持可缓解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希望是能够实现健康的一种信念,可促使恶性肿瘤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7]。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 SSRS 和 HHI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病友互助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肺癌围术期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与希望水平。分析原因为,病友互助护理模式通过组织志愿者培训,有助于规范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护理方式,能更好的为病友提供优质服务。而志愿者与肺癌围术期患者的相似抗癌经历,极易使肺癌围术期患者产生共情心理,从而使其感到被理解与支持, 并从主观体验中获得满足 [8-9]。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可提高肺癌围术期患者 SSRS 评分和 HHI 评分,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霞,黄秀蓉,吴云,等 . 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2019, 57(18):136-138.
[2]熊亚琴 . 中医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8):31-33.
[3]郑萍,包盈盈,毛亚,等 . 病友互助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4): 497-500.
[4]辛惠月 .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躯体功能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贵州医药,2018,42(8):125-127.
[5]王艳华. 中文版Herth 希望量表用于癌症患者的可行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0,24(1):20-21.
[6]李慧,郭雅楠 .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 [J]. 护理管理杂志,2017,17(9):660-675.
[7]刘方,徐琳 .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51-53.
[8]韦云 .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抑郁的影响 [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 9(1):81-82.
[9]陶琼,肖伟,陆梦瑶,等 . 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痛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4(12):30-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