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90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 改进护理可缩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胆囊炎;老年;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胃肠功能;并发症
0 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炎的常用术式, 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1]。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是立足于整体护理、着眼护理细节,实施针对性措施, 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护理方式。本文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中急性胆囊炎相关诊断标准 [2];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者;伴精神疾病者;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手术耐受力弱者;传染性疾病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审 2016-12 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男 22 例,女 23 例; 年龄60~79 岁,平均(70.91±2.42)岁;病程2~6 h, 平均(4.03±0.15)h。对照组:男 21 例,女 24 例; 年龄60~80 岁,平均(70.96±2.49)岁;病程1~5 h, 平均(4.01±0.12)h。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1)分析常规护理的不足。根据观察既往病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发现常规护理仍存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过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2)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①术前护理。a. 术前宣教。手术前 1 d 实施术前访视,健康宣教包括手术操作流程、人员配备、手术环境、围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预防等。告知患者预设的出院标准、随访时间安排和再入院途径。b. 心理护理。访视期间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手段。针对抑郁患者,可通过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及康复治疗经验,要求家属关心支持患者, 鼓励并陪伴参与放松活动,增强患者信心;针对焦躁、紧张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按摩等转移注意力,保持平和的心态。若患者睡眠质量不佳, 指导家属对患者实施按摩、泡脚等操作来帮助患者入睡。c. 饮食护理。术前 12 h 患者口服温热的甘露醇和葡萄糖混合液;术前 6 h 禁止食用固体食物,术前 2 h 可饮用 400 mL 清亮碳水化合物饮品。②术中护理。做好保温措施,包括麻醉诱导前调高室温至 24℃,静脉输液超过 500 mL 的液体及血液时,应该将其加热至 37 ℃后输注,使用 3M 升温仪对患者手术区域外进行加温处理。③术后护理。a. 疼痛护理。在患者手术后至出院前每日 14:00 评估 1 次疼痛情况,并遵医嘱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非甾体类药物缓解术后疼痛。b. 胃肠道护理。术后将自带负压球的引流袋与胃管相连后垂直放于床边,待患者清醒即拔除胃管,并对患者进行持续胃肠减压。术后 3 h 可让患者咀嚼口香糖。c. 引流袋护理。术后严格执行换药程序,并密切观察引流袋情况,固定并保证各类导管通畅,实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引流量,定期更换引流袋,1 次 /2 d。d. 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术后12 h 尝试经口进食流食, 24 h 后食用低纤维、少渣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e. 康复锻炼。术后 6 h 可先进行床上上肢训练;待患者身体机能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并逐渐延长下床活动时间。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并通知出院处。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包括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3]。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是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 有利于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访视期间对患者进行更为全面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认知。且访视期间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手段,利于增强患者的手术信心,可更好地配合手术及护理。采用术前 6 h 禁食、术前 2 h 禁饮,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口渴感、饥饿感,可有效提升患者术中耐受力,术后也可保留更多体力及早下床活动,利于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通过实施镇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通过实施体液护理及饮食护理,利于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 [5]。在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基础上进行引流袋护理可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 [6]。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缩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郑亚民,刘东斌,王悦华 . 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策略 [J]. 中华外科杂志,2019, 57(4):282-287.
[2]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69.
[3]黄花香 .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91-2793.
[4]孙宏,白银霞,张国宏 .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膀胱癌患者术后应激状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贵州医药, 2020,44(12):2002-2003.
[5]黄文萍,姜琦 .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降低胃肠外科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64- 566.
[6]李慧丽,李龙倜,王珍珍 . 综合改进护理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 29(13):1463-1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