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2 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1 例。两组均采用 2HRZE/4HR 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 和IgG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 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3.4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 CD4+、CD4+/CD8+、IgA、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可提高细菌清除率、IgA 水平和 IgG 水平,以及改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万古霉素。
【关键词】 肺结核;重症肺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免疫球蛋白;T 细胞亚群;细菌清除率
0 引言
肺结核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常并发其他细菌感染,导致重症肺炎发生 [1]。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多于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菌药物治疗,万古霉素可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抑制多种革兰阳性菌[2-3]。利奈唑胺则属于新型恶烷酮类抗生素, 不会对肽基转移酶活性造成影响,故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4]。本文比较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1 月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收治的 82 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 [5];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痰培养阳性。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近 1 个月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肝肾功能损害;对本研究用药过敏。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1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 16 例;年龄 35~69 岁,平均(50.42±4.78)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 平均(23.59±1.16)kg/m2;重症肺炎病程 3~9 d,平均(6.17±1.28)d;吸烟史:有吸烟史 18 例, 无吸烟史 23 例; 基础疾病: 高血压 14 例,高脂血症 11 例,糖尿病 7 例。对照组男24 例, 女 17 例; 年龄 35~69 岁, 平均(50.38±4.76)岁;体质量指数 19~26 kg/m2,平均(23.56±1.14)kg/m2; 重 症 肺 炎 病 程 3~9 d, 平均(6.14±1.25)d;吸烟史:有吸烟史 19 例,无吸烟史22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15 例,高脂血症11 例,糖尿病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采用2HRZE/4HR 方案,即异烟肼片(华北制药河北华诺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0810,0.1 g)、利福平胶囊(吉林四环澳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0503,0.3 g)、吡嗪酰胺片(华北制药河北华诺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0806,0.25 g)及盐酸乙胺丁醇胶囊(沈阳康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1021848,0.25 g)联合治疗,异烟肼片口服 0.3 g/ 次,1 次 /d;利福平胶囊口服 0.6 g/ 次, 1 次 /d; 吡嗪酰胺片口服 15~30 mg/(kg· 次), 1 次 /d;盐酸乙胺丁醇胶囊口服 15 mg/(kg·次), 1 次 /d。
对照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4268,0.5 g)治疗,每次静脉滴注 1.0 g万古霉素,2 次 /d。
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63338,100 mL ∶ 0.2 g)治疗, 每次静脉滴注 600 mg 利奈唑胺,2 次 /d。
两组均持续用药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 准进行评价 [7]。清除:治疗结束后 24 h 收集的痰液标本无病原体;部分清除:原培养两种以上致病菌中的其中一种清除;替换:原病菌清除,出现新病原体,无需治疗;未清除:病原体仍存在;再感染: 病原体消失,出现新的需治疗病菌。细菌清除率 = 清除率 + 部分清除率 + 替换率。(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 水平。采集两组 5 mL 空腹血,抗凝后混匀,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CytoFLEX 流式细胞仪测定 CD4+、 CD8+、CD4+/CD8+ 水平, 免疫比浊法测定 IgA 和 IgG 水平。(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3.41%,差异有统计学差(P<0.05)。见表 1。
2.2 两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 Ig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IgA、Ig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 CD4+、CD4+/CD8+、IgA、IgG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CD8+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 2 例腹泻,1 例头痛,1 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76%(4/41);观察组出现 1 例腹泻,1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88%(2/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2)。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肺结核常见并发症,因肺部本身已受结核分枝杆菌侵袭,再感染其他病菌后肺组织损伤更为严重,革兰阳性菌是引起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菌 [8-9]。2HRZE/4HR 方案为常规抗结核方案,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可调节细菌细胞膜渗透性,选择性抑制 RNA 合成,从而发挥良好的抗革兰阳性菌作用 [10]。利奈唑胺属于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MRSA 及青霉素类耐药的肺炎双球菌均具有良好的灭杀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菌 50S 核糖体亚单位,阻止 mRNA 连接核糖体,抑制 70S 起始复合物形成, 以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目的 [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CD4+、CD4+/CD8+、IgA、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相比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分子量小,具有较强跨膜转运能力,利于快速进入肺组织,升高局部药物浓度,以增强抗菌效果,加快感染消退,且该药多于细菌核糖体装配阶段起效,抗菌机制较为特殊, 故不易产生交叉耐药现象,加之其不受细菌靶位修饰等因素影响,长期用药亦不会产生耐药性。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的用药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可提高细菌清除率、IgA 水平和 IgG 水平,以及改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万古霉素。
参考文献
[1]赖敏,吴桂辉,陈洪德,等 . 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J]. 临床肺科杂志,2018, 23(1):115-118.
[2]高永民 . 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河北医学,2017,23(9): 1448-1452.
[3]施金虎,孙辉明 . 万古霉素与头孢他啶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J]. 药物评价研究, 2017,40(11):1614-1617.
[4]陈慧冬,詹枝华,康亮,等 .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及对患者血清 IL-1β,TGF-β 和TNF-α 水平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7):3313-3316.
[5]张培元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24(2):70-74.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 39(4):253-279,
[7]张方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经验治疗神经内科严重感染的观察 [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219-4220.
[8]潘蕾,毛敏杰,黄晓庆,等 .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J].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47-51.
[9]石云芳 . 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效果细菌消除率及血常规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5):805-807.
[10]张晓虎,周小果 . 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 30(4):503-507.
[11]李晓娟,周亮,金丽娟,等 . 血必净联合利奈唑胺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水平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
(24):4773-4777.
[12]薛兴翠,尹向辉 .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0):1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