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2 14:22: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采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儿采取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无差异(P>0.05)。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采取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疗效;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李发双,宗静,李惠英.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35-136.

0引言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院内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疾病,感染疾病患儿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1]。受滥用抗生素的影响,细菌多重耐药性加重,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尚未发现耐药菌株[2],万古霉素临床效果显著,主要缺陷为损伤患儿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患儿使用受限,利奈唑胺属嗯唑烷酮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较强[3],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数量均为29例,研究组男性患儿数量为16例,女性患儿数量为13例,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5.24±1.57)岁,对照组男性患儿数量为17例,女性患儿数量为12例,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为(6.29±1.63)岁,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万古霉素治疗,医护人员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剂量控制在0.5g/6h,密切观察输注过程中患儿的临床症状,避免输液速度过快,每次滴注时间不低于1h,持续治疗时间为2星期。研究组患儿采取利奈唑胺治疗,静脉滴注600mg利奈唑胺,持续滴注时间为2星期。两组患儿均实施补液、止咳、祛痰、营养支持等基础性治疗措施。

1.3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治疗后患儿白细胞、体温等临床指标恢复正常,肺部临床症状消失,胸片检查结果正常。有效为治疗后白细胞、体温等临床指标好转,肺部临床症状好转,胸片检查结果改善,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和有效视为临床治疗有效。

统计两组患儿腹泻、恶心、皮肤反应、肾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液C反应蛋白浓度及血白细胞浓度等临床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2检验,各项临床指标使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反应蛋白及血白细胞浓度指标分别为(71.28±11.46)mg/L,(8.11±1.13)×109/L,对照组患儿分别为(90.54±11.59)mg/L,(11.35±1.04)×109/L,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无差异(P>0.05)。见表2。


\


3讨论

受滥用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社区及院内感染主要的病原菌[4],身体免疫力低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后可导致化脓性感染、急性肺炎、重症肺炎,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尚未发现耐药菌株,二者成为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的主要治疗药物[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儿无差异。万古霉素属临床应用广泛的糖肽类抗菌药物,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其主要缺陷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肾脏毒性较强[6],不适合体弱患儿、肾功能不全患儿应用。利奈唑胺属嗯唑烷酮类抗生素,可对抗肺炎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感染引发的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利奈唑胺用药后可对70S复合物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7],也可抑制肽链的正常位移,控制细菌起始复合物的正常形成,从而达到杀菌抑菌的临床效果。利奈唑胺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患儿易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部分患儿可耐受,总体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万古霉素。

临床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感染,在获得确切的痰培养结果前,需分析患儿的年龄、基础疾病、颈内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高危因素,合理应用利奈唑胺,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效果[8]。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儿的血常规、体位等指标变化情况,利奈唑胺临床应用起效迅速,大部分患儿24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如临床症状未发生好转,则患儿存在发生耐药性的概率。为提高用药安全性,医护人员需每星期检测患儿全血细胞计数,对于骨髓抑制疾病及用药时间超过2星期的患儿需增加检测频率,如患儿停药后骨髓抑制加重,需停药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治疗期间密切检测患儿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体温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如无显著疗效需停药。

由此可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感染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何翠瑶,秦嫣然,刘成军,等.肾功能亢进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OL].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09):904-909
[2]陈飞.血必净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肺部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其对CRP、PCT水平改善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16(04):728-730.
[3]黄春,莫凡露,秦幸楠,等.运用决策树模型对国产和进口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颅内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09):1256-1259.
[4]牛亚平,王睿,贾晋生,等.奈诺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兔组织笼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的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02):118-120.
[5]赵鹏程,李琴,周珊.白细胞介素-22预处理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系统性感染小鼠肝脏炎症应答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18,34(08):666-673.
[6]胡雪飞,胡科翱,彭卫华,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菌株基因系列与耐药表型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1-3,18.
[7]谈义青,赵丽君.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机理和检测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0):161-163.
[8]祁国杰.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9,32(16):129-130,1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