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在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8 14:07: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在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78 例尺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3 个月时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前臂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DASH 评分低于对照组,前臂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其前臂关节活动度,减轻上肢功能障碍。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反馈式健康教育;康复训练;上肢功能;依从性

0  引言

尺桡骨骨折指尺骨干和桡骨干同时发生骨折, 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固定患肢,易出现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需采取康复训练,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1]。常规康复训练通常是在护士简单示范后,由患者自行开展,患者对康复训练动作的掌握程度不够,影响康复训练效果。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是指在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其反馈、指导和修正,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还能减少盲目锻炼引起的不良事件 [2]。本文探讨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应用于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78 例尺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尺桡骨骨折诊断标准 [3],经 X 线扫描确诊;闭合性骨折;患者精神状态正常,能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合并关节病、骨质疏松者;随访失访者。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男 23 例, 女 16 例; 年龄 20~76 岁, 平均(48.51±3.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3~10   d,平均(6.43±1.28)d;屈曲型骨折  20  例,伸直型骨折
19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15 例;年龄 20~77 岁, 平均(48.54±3.2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3~11 d, 平均(6.65±1.36)d;屈曲型骨折 21 例,伸直型骨折 18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 4~6 周。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1)早期训练(术后 1 周):术后 24 h 内卧床休息,保持患肢制动; 术后 1~3 d,开展手指屈伸、握拳等基础活动, 10 min/ 次,3 次 /d。术后 4~7 d 对骨间肌、小鱼际肌等手部肌肉实施力量训练,同时按摩上臂肌肉, 10 min/ 次,3 次 /d。(2)中期训练(术后 2~3 周): 患肢消肿后,进行静力性腕关节屈伸训练,屈曲型骨折进行伸指位腕伸肌收缩训练,伸直型骨折进行腕屈肌收缩训练。然后在健侧手或器械的帮助下进行肘关节、肩关节的被动训练,包括上举、内收、外展、旋转等动作。(3)后期训练(术后 4 周至3 个月):外固定拆除后,开展上臂肌肉力量训练, 并巩固关节主动、被动运动训练;骨折愈合后进行上肢各关节、肌肉的全面训练,如弹力带训练、手推墙训练等。

观察组实施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1)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指导:采用播放视频、真人示范等方式,向患者、家属介绍尺桡骨骨折术后康复流程、康复训练方法,分别在术后 1 d、3 d、1 周、2 周、4 周、1 个月、3 个月时开展。(2) 效果评估与反馈:每次康复训练指导后让患者重复训练动作,以判断其对该阶段康复训练动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对动作错误者及时纠正,反复练习, 直到患者完全掌握。(3)院内康复训练:内容同对照组,但每个阶段开始前均接受反馈式健康教育。(4)院外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护士可通过微信推送康复训练的图解、视频结合电话指导患者开展后续康复训练,并通过一对一视频通话检查患者训练效果,嘱患者每 3 周来院复查 1 次,检查骨折愈合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并及时对患者康复训练方案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2)比较康复训练依从性,术后 3 个月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包括康复训练动作、每日开展训练次数、每次训练时间及训练积极性 4 个方面,共 4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依从性越高。(3)比较两组术后 3 个月时前臂关节活动度,包括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掌屈、腕背伸角度。(4)比较两组术后 3 个月时的上肢功能, 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估,分值范围 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上肢功能受限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 DASH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DASH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前臂关节活动度比较 术后 3 个月时, 观察组患者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掌屈、腕背伸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尺桡骨骨折发病率在前臂骨折中占第 2 位,通常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及腕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多数尺桡骨骨折患者缺乏疾病知识,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 [4]。因此, 实施合理的术后护理十分必要。

常规康复训练重点是指导患者训练,但由于未重视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掌握程度,导致患者的自我康复训练意识不强,依从性较低,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反馈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健康宣教方式, 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通过反复评估、纠正患者康复训练动作,确保患者正确掌握训练方法,提高其自我康复训练意识,促使骨折术后快速康复 [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DASH 评分低于对照组,前臂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通过在训练的早、中、后期 3 个阶段分步进行健康教育, 并检查患者每次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让患者形成科学的康复理念与正确的康复训练行为,结合出院后延续性康复指导,可避免其出院后依从性下降,从而有效提升康复训练效果,大幅改善肌肉力量及关节灵活度,从而减轻术后上肢功能障碍 [6]。此外, 康复训练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7]。

综上所述,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其前臂关节活动度,减轻上肢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陈王丽,刘霞,董丰琴,等 . 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 186-187.
[2]梁云云,项蕾蕾 . 回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和知信行水平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3):480-482.
[3]中华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4.
[4]马冬苗,李海婷 . 微信随访对急诊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 96-97.
[5]刘晓琴 . 对骨折患者进行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41-242.
[6]李萍 .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3):362-363.
[7]张新兰,赵燕妮 . 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病人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4):2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