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规范化营养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90 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 2 周后的营养指标 [ 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 水平和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Alb、PA、TRF 和 Hb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化营养护理,可提高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指标水平,降低营养状况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规范化营养护理;头颈部肿瘤;放疗;营养指标
0 引言
已知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为 45%~88%,其中严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40%[1]。常规护理往往不注重饮食搭配,患者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较高。规范化营养护理可提供针对性地营养指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2]。本文观察规范化营养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6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头颈部肿瘤的诊断标准 [3];经磁共振成像或 CT 检查确诊;符合头颈部肿瘤放疗指征;年龄≥ 18 岁;预计生存期 >1 年。排除标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或器官功能障碍者;精神异常或意识模糊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02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研究组男 25 例,女 20 例; 年龄 30~70 岁, 平均(50.23±6.47) 岁; 体质量50~72 kg,平均(61.89±5.46)kg;病程 6 个月至2 年,平均(1.25±0.37)年;肿瘤部位:口腔 14 例,鼻咽部 11 例,鼻腔部 9 例,口咽部 6 例,下咽部 3 例,喉部 2 例;肿瘤分期:Ⅱ期 23 例,Ⅲ 期 22 例。对照组男 24 例, 女 21 例; 年龄 29~72 岁,平均(51.20±6.36)岁;体质量 52~71 kg,平均(61.93±5.54)kg; 病程 9 个月至 2 年, 平均(1.31±0.39) 年; 肿瘤部位: 口腔 15 例, 鼻咽部 12 例,鼻腔部 8 例,口咽部 5 例,下咽部 2 例,喉部 3 例;肿瘤分期:Ⅱ期 21 例,Ⅲ期 2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放疗后胃肠道护理、饮食指导、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营养护理。(1)营养评估: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建立营养管理档案。(2)根据 PG-SGA 评分制订规范饮食计划。① PG-SGA 评分 0~3 分的患者正常饮食,放疗期间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等营养含量丰富且易于消化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烹饪方式以烩蒸煮炖等为主,尽量将食物烹制细软,禁止摄入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② PG-SGA 评分≥ 4 分的患者存在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需给予恰当的营养支持。设定营养摄入比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为(6~10)∶(5~8)∶(3~6);每日蛋白质摄入至少为 1.2 g/(kg·d),能量摄入至少为25 kcal/(kg·d),结合患者饮食喜好编制每天 3 餐食谱,3 餐摄入营养比例约为 3 ∶ 4 ∶ 3,可适当调整为少食多餐,患者每次进餐前需记录食物种类、食物量和进食时间。(3)健康宣教及饮食记录:于每日早晨护士查房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健康宣教,包括每日需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目的,以及营养物质在机体内产生的作用等;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解答患者的疑问;查阅患者的饮食记录表,评估饮食的科学性,并就存在的问题与患者进行沟通,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每次5~15 min。(4)营养状况复查:动态评估 PG-SGA 评分,1 次 / 周,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调整营养护理计划,必要时增加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等。两组均连续护理 2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 采用 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 Inc 生产)检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和血红蛋白(Hb) 水平。(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采用PG-SGA 评估 [4]。0~1 分表示营养状况良好;2~3 分表示可疑或轻度营养不良;4~8 分表示中度营养不良;≥ 9 分表示重度营养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Alb、PA、TRF 和 H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Alb、PA、TRF 和 Hb 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PG-SG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PG-SGA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3 讨论
已知近 20% 的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为使患者能更好完成抗肿瘤治疗,应及时予以规范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 [5-7]。
长期放疗易损伤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影响营养物质摄入和吸收 [8]。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缺乏规范化和针对性管理,部分患者易出现营养补充和营养管理方案调整不及时等情况,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规范化营养护理主张护理人员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采取科学合理地营养指导和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 PG-SGA 评分低于对照组,Alb、PA、TRF 和 H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通过 PG-SGA 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再根据 PG-SGA 评分制订有针对性、贴合患者营养需求的饮食管理计划,对于营养状况良好患者坚持营养干预,规范其摄入饮食种类,从而可继续维持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营养状况较差患者,严格管理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摄入比例,为患者按照身体营养需求摄入足量的营养提供保障,且实时记录饮食情况可便于护士监督患者遵守规范饮食计划;每日早晨的健康宣教可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营养管理的重视,保障患者在放疗期间获得充足营养,避免机体营养不良诱发其他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化营养护理,可提高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指标水平, 降低营养状况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曾巧苗,陈文凤,张京慧,等 .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实践 [J]. 护理学杂志,2019,34(11):97-101.
[2]王剑锋,方芳,于雷 . 营养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4):259-261.
[3]美国国立癌症综合信息网头颈肿瘤专家组 . 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8):453- 455.
[4]柯庆华,杜伟,黄冰,等 .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风险调查 [J]. 现代肿瘤医学,2014,22(9):2064-2065.
[5]王睿 . 多学科营养管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态及PG-SGA 定量评分的影响 [J]. 青岛医药卫生,2020,52(5): 384-386.
[6]庄冰,张力川,王玉洁,等 .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结束时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营养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关系 [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0,28(4):207-213.
[7]杨丽萍 .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 [J]. 肿瘤学杂志,2018,24(9):861-865.
[8]李玉凤,李小兰 . 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115-117.
[9]丛明华,李淑娈,程国威,等 . 营养支持小组对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作用的研究 [J].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8): 1158-1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