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护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86 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LB 和P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可缩短肝癌术后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 ALB 和 PA 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个体化营养护理;肝癌;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并发症
0 引言
肝癌患者因肝脏功能障碍,导致蛋白质合成与分解能力降低,易导致营养不良 [1-2]。根治性手术是临床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创伤、麻醉应激会导致机体呈高消耗状态,加剧营养不良 [3]。个体化营养护理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减轻因饮食导致的肝脏负担 [4]。本文观察个体化营养护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86 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5];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肝癌根治性手术指征,并接受传统开腹肝癌根治术治疗。排除伴肝癌转移、合并其他消化道严重疾病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5-054- KY1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观察组男 31 例, 女 12 例; 年龄 41~59 岁, 平均(50.24±5.33) 岁; 病程 2~5 个月, 平均(2.89±0.21) 个月; 体质量指数 16~23 kg/m2, 平均(20.24±1.22)kg/m2; 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A 级 35 例,B 级 8 例。对照组男 32 例,女 11 例;年龄 42~59 岁,平均(50.26±5.31)岁;病程2~5 个月, 平均(2.86±0.19) 个月; 体质量指数17~23 kg/m2, 平均(20.27±1.21)kg/m2;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 级 36 例,B 级 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1)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分,依据患者个人喜好、饮食习惯,制订个体化营养方案。(2)术后 12 h,若患者 NRS2002 ≥ 3 分,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首先自空肠营养管滴注少量生理盐水,待患者无不适反应,术后 24 h 可滴注肠内营养制剂。初始输注量 500 mL,第 2 天输注量为 1000 mL,第 3 天输注量逐渐增加至 2000 mL。输注营养液期间加强巡视,遵循速度由慢到快、输液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的原则,依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酌情增减滴速及输注量,每日更换营养袋及管道。每次暂停输注前,用20~50 mL 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管道堵塞。(3)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恢复正常饮食。给予患者鸡蛋、黄鱼、猪肝等高蛋白饮食,每餐蛋白质摄入量≥ 25 g,另需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4~6 次 /d;可适当增加酸奶等食物种类,避免进食瓜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此外,指导患者采用 24 h 膳食记录法记录每日饮食情况,包括每天进餐次数、食物种类等。定期检查患者的记录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两组均连续护理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白蛋白(ALB) 和前白蛋白(P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ALB 和 PA 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ALB 和 P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ALB 和 PA 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65%(2/4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可增加发热、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6-8]。常规护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但在护理过程中易忽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难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护理效果欠佳。个体化营养护理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依据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营养护理方案, 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 [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ALB 和 P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个体化营养护理依据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结果,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订营养护理方案,可保证营养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不同患者的营养需求 [10-11]。同时,给予循序渐进地营养支持,可更好地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满足机体术后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从而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12]。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可缩短肝癌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 ALB 和 PA 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齐梅玲,刘月萍,徐欣,等 . 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4): 477-480.
[2]王霞,郝苏利,严莉,等 . 肝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及营养干预对体成分的影响分析 [J]. 中国临床研究,2018,31(7): 954-956.
[3]王瑛,袁鹤立,甄珍,等 . 肠内营养剂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肿瘤学杂志,2019,25(7): 641-645.
[4]蔡建平,周湘鸿,余海波,等 . 结构脂肪乳与中 / 长链脂肪乳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25(1):18-21.
[5]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2):83-92.
[6]赵文昊,刘雪莲,李宏伟,等 . 原发性肝癌的营养代谢特点及意义 [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4):905-907.
[7]毛凯,王捷 . 肝癌合并肝外转移的外科治疗现状 [J]. 中华外科杂志,2019,57(6):466-470.
[8]崔红元,朱明炜,许静涌,等 . 外科肝癌患者的人体组成和能量代谢及其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 [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7,25(3):147-152.
[9]江美娜,李修瑛,李佳睿,等 . 个体化饮食营养干预对老年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1):150-152.
[10]李超, 苗润晨, 张靖垚, 等 . 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病人肝癌切除术后腹腔感染预测价值研究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39(6):590-593.
[11]刘宇,毛正发,杜波,等 . 营养支持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远期生存的影响 [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8,30(6): 457-461.
[12]曾艳霞,袁群芳,程秋霞,等 . 营养支持对合并营养风险肝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J]. 肝脏,2019,24(2):201- 2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