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分辨率 CT 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14:22: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 CT(HR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93 例疑似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实施常规 CT 和 HRCT,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 CT 和 HRCT 对不同直径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对肺部小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和图像质量。结果:HRCT 对直径 <0.5 cm 的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高于常规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RCT 对恶性肺部小结节、良性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CT 图像质量优于常规 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 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诊断可提高肺部小结节直径<0.5 cm 的检出率、恶性肺部小结节诊断符合率、良性肺部小结节诊断符合率和图像质量,其检查效果优于常规 CT。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高分辨率 CT;CT 征象;检出率;符合率;图像质量

0  引言

肺部小结节为肺部常见疾病之一,指最大直径≤ 2 cm 的肺内近似圆形病灶,但约 50% 以上肺部小结节患者无典型症状表现,确诊较为困难 [1-2]。因肺部小结节病灶直径较小,CT 对肺部小结节诊断难度较大 [3-4]。而高分辨率 CT(HRCT)所获得图像质量较高,有助于临床判断病灶位置及形态[5]。 本文探讨 HRCT 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93 例疑似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病变周围无囊肿、肺气肿等混合性病变;病灶直径≤ 2.0 cm,且为单个结节。排除标准:已行激素治疗或肺叶手术切除者;合并矽肺、肺结核等其他肉芽肿性病变者;合并精神障碍疾病无法配合检查者。其中男 50 例,女 43 例; 年龄 24~73 岁, 平均(48.59±10.06) 岁;最大直径 0.5~2.0 cm,平均(1.27±0.21)cm;体质量48~79 kg,平均(64.59±5.13)kg。

\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规 CT 和 HRCT。仪器: 选用 16 排螺旋 CT 机(美国 GE 公司生产),对所有入选对象首先实施常规 CT,后进行 HRCT。常规 CT 参数设置为层厚:10 mm,层间距:10 mm, 电压:120 kV,电流:200 mAs,矩阵:512×512。协助患者于检查床上取仰卧位,在其屏气的状态下自其肺尖扫描至肋膈角,扫描时间:10~13 s。常规扫描后,在直径最大的病灶中心层面,实施HRCT 检查,设置参数层厚:1.1~1.5 mm,层间距: 1.2~1.4 mm,电压:120 kV,电流:200~280 mAs, 矩阵:512×512、扫描时间:2 s;行 1.0 mm 薄层后处理重组重建。由 2 名以上影像科医师应用双盲法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若发生意见不一致需汇报上级医师,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CT 检查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或不伴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为良性;肺纤维化、蜂窝肺为恶性。HRCT 检查显示结节边缘微小血管影、毛刺征、分叶征及伴有胸膜凹陷征为恶性;结节中心集中钙化或点簇状钙盐沉积为良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常规 CT 和 HRCT 对不同直径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2)比较常规 CT 和HRCT 定性诊断结果,由影像学医师根据肺部小结节内部征象、边缘征象、邻近肺组织征象进行定性诊断,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 比较常规 CT 和HRCT 图像质量。优:图像无伪影; 良:肺底、肺尖等处图像存在少量伪影,但不影响诊断结果;差:存在明显伪影,影响医师观察肺部结节形态学特征、内部结构,可能导致误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金标准检查结果 良性肺部小结节 58 例、恶性肺部小结节 35 例,肺部小结节直径 <0.5 cm 者32 例、直径 0.5~2.0 cm 者 61 例。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直径肺部小结节检出率的比较 两种检查对直径 0.5~2.0 cm 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CT 肺部小结节直径 <0.5 cm 检出率高于常规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3  两种检查方式对肺部小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比较 HRCT 对恶性肺部小结节、良性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4  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比较 HRCT 检查图像质量优于常规 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肺部小结节基本病理改变是由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共同组成的肉芽肿 [6]。肺部小结节病变性质不同,治疗方案存在差异,明确其病变性质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常规螺旋 CT 是常用的临床诊断手段,具有无创、无组织重叠成像、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7],但受扫描速度、层厚等方面制约,常规 CT 扫描无法在肺部小结节检查中获取良好的诊断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HRCT 对直径 <0.5 cm 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高于常规 CT,HRCT 对恶性肺部小结节、良性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CT。究其原因在于,HRCT 检查通过多层螺旋 CT 薄层扫描,可更加具体的获取肺结节病灶数据、信息,清晰地显示肺部小结节所处位置、形态,更好地显示结节细微结构,进而提高直径 <0.5 cm 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检出率 [8]。HRCT 检查因扫描时间短、层厚薄等特点,可减少组织重叠,利于临床医生更加清楚地观察病变,便于结节病病变的分期、定位的诊断。通过对其 CT 征象进行观察,有助于对低密度病灶进行准确鉴别,且受容积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便于临床准确区分肺部小结节的良恶性 [9-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RCT 图像质量优于常规 CT, 提示 HRCT 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常规 CT。

综上所述,HRCT 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诊断可提高直径 <0.5 cm 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恶性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良性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和图像质量,其检查效果优于常规 CT。

参考文献

[1]叶爱华,孙岳,于洋,等 . 高分辨率 CT 在最大径 1 cm 以下肺实性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7,27(2):226-228.
[2]陈颖,胡春洪,林盪,等 . 多排螺旋 CT 薄层重组和高分辨率CT 靶扫对肺微小结节的价值比较 [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 36(11):1617-1622.
[3]李冬,李振 . 多排螺旋 CT 薄层重组和高分辨率 CT 靶扫对肺微小结节的临床价值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6): 2497-2499.
[4]郝正梅,吴玉锦,郝光宇,等. 高分辨率 CT 对 10 mm 以下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8,28(1):93-95.
[5]李云,刘丽芬,徐艳惠,等 . 18F-FDG PET/CT 结合高分辨率CT 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J]. 武警医学,2018,29(6): 591-594.
[6]周秀梅,李坤成 . HRCT 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价值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5):570-574.
[7]邹勤,刘士远,管宇,等 . 超高分辨率 CT 对 3 cm 以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4): 484-488.
[8]张金英,戚元刚,黄勇 . 肺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高分辨率CT 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 [J]. 山东医药,2018,58(1): 89-91.
[9]刘姝,环静,佘远霞 . 肺磨玻璃结节病理学分级与高分辨率CT 征象的相关性分析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7): 56-59.
[10]王鑫宏,孙建忠,胡婷婷,等 . 应用高分辨率 CT 局部放大重建提高肺部小结节结构精准诊断的价值 [J]. 中国放射学杂志, 2020,54(2):119-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