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参苓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 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水平、血生化指标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6.00%(43/50),高于对照组的 60.0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Hcy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 NT-proBNP、Hcy 水平,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参苓养心汤;常规西药;心功能指标;血生化指标
0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可危及患者生命 [1]。针对该病临床多采用强心药(如地高辛、西地兰)、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布美他尼)及血管扩张药(如贝那普利、美托洛尔)进行综合治疗,但部分患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2]。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悸”“胸痹”范畴,其病位在心,多因气血瘀滞、血脉凝留导致心脉运行不畅,应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3]。参苓养心汤是由白茯苓、川芎、黄芪、人参等多种中药制成的汤剂,具有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功效 [4]。鉴于此,本文观察参苓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于本院就诊的 10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5] 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 [6];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 ~ Ⅳ级。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入组前 1 个月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 审批文号:2017 审(10)号 ],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男 21 例, 女 29 例; 年龄 53~79 岁, 平均(64.11±2.17)岁;病程 2~9年,平均(5.08±0.61) 年;原发疾病:心肌病 11 例,冠心病 23 例,高血压16 例;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20 例,Ⅲ级24 例, Ⅳ级 6 例。观察组男 22 例,女 28 例;年龄 52~78 岁, 平均(64.08±2.15) 岁; 病程 3~9 年, 平均(5.14±0.63)年;原发疾病:心肌病 10 例,冠心病 24 例,高血压 16 例;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18 例,Ⅲ级 24 例,Ⅳ级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地高辛片(成都蓉锐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12,0.25 mg),0.25 mg/ 次,1 次 /d; 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3041,10 mg),10 mg/ 次,1 次 /d;口服布美他尼片(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5020503,1 mg),1 mg/ 次,1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养心汤治疗。组方:白茯苓、茯神、川芎、黄芪、半夏曲、当归各 15 g,人参、桂枝、酸枣仁、远志、五味子、柏子仁各 8 g,炙甘草 12 g。上述药材以水煎煮,取药液 400 mL,分 2 次于早晚餐后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呼吸困难、胸闷、体液潴留等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 2 级或达到Ⅰ级;有效: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 1 级但未达到Ⅰ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包括左室射血分(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水平。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 3 mL,离心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43/50),高于对照组的 60.00%(3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LVEF、LVEDD、LVESD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F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NT-proBNP、Hcy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 NT-proBNP、Hcy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5/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00%(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异常和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排出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要,从而引起的一种复杂临床症候群。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耐力减弱 [7]。
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一般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为主要原则,其中地高辛为常用强心药,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8];布美他尼作为利尿剂,可缓解体液潴留,减轻心脏负荷 [9];贝那普利属于血管扩张药,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心排血量 [10]。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兼阳虚、阴虚;标实以血虚为主,常兼痰浊、水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辨证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治疗时应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2-3]。参苓养心汤是在经典方剂养心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其方中白茯苓、茯神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黄芪可补气固表、利尿; 当归可补血活血;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人参可生津安神、复脉固脱、大补元气;桂枝可平冲降气、温经通脉、发表解肌;酸枣仁可宁心生津; 五味子可益气生津、收敛固涩;柏子仁可养心安神; 炙甘草可益气复脉,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白茯苓具有增强心脏收缩的作用;茯神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黄芪具有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的作用;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半夏、酸枣仁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Hc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LVEF 反映心脏收缩功能,LVEDD、LVESD 反映心肌重塑程度;血清 NT-proBNP 是平衡机体血压及水钠代谢的重要多肽类神经激素,其水平高低能够反映心功能损伤情况;Hcy 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其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组织,同时能够诱导氧自由基、炎性介质和促凝物质产生,加重心力衰竭 [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苓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 NT-proBNP、Hcy 水平。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参苓养心汤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参苓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 Hcy 水平,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韦洪弟,韦巍,农克继,等 .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37(7):91-92.
[2]罗兴滢,刘中勇 . 中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61):72-73.
[3]崔萍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关系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9):10-12.
[4]宫庆涛 . 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参苓养心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194-195.
[5]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 内科学 [M].9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6-174.
[6]毛静远,朱明军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J]. 中医杂志,2014,55(14):1258-1260.
[7]董洪玲,王中鲁,张亮,等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2):246-248.
[8]黄胜 . 地高辛与呋塞米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当代医学,2020,26(35):171-172.
[9]丁铭辉 . 布美他尼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3):4328- 4330.
[10]陈华峰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 NT-proBNP 水平的影响 [J]. 吉林医学,2021, 42(2):415-416.
[11]刘吉,孙晓皎 . 参苓养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0-21.
[12]杨自生,金琪,简立国 . 参苓养心汤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活动耐力、NT-ProBNP、hs-CRP 的影响 [J]. 陕西中医,2019,40(2):33-36.
[13]夏琀,黄治霞,刘东,等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室指标与心功能水平相关性研究 [J]. 华南预防医学,2020,46(4): 447-449.
[14]杜会妮 . 老年慢性心衰测定血清 NT-proBNP,Hcy 对 MACE 的预测价值分析 [J]. 临床研究,2019,27(12):48-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