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明, 杜英东. 立体放射并内生场加温治疗中晚期肺癌 300 例的护理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7):258.
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因已属于中晚期, 丢失了最佳的手术时间 [2]。我们运用吉林省迈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 NRL-001 型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配合 SRT 治疗中晚期肺癌 300 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资料资料。此次研究中择取患者 300 例,男 177 例,女121 例;年龄 26-85 岁,平均 60 岁。216 例淋巴结发生转移, 66 例为胸水,32 例为其它转移。瘤体直径 2.5-20 cm。经随机分组,采用 SRT 治疗 150 例,联合内生场加温 150 例。
1.2方法。通过直线加速器(SLI)与 3D 的立体的定向放射治疗(Leksrii),5-7Gy、1F/ 隔日,治疗 5-7 次,普通的RT1.8-2Gy,5F/W,治疗 15-20 次。采用长春产 NRL-001 型的内生场的肿瘤热疗系统,频率 40.66-41.70MHz,输出功率 600 W。温度 39.5℃ -43℃。对有胸水者在经皮麻醉下穿刺抽取胸水,穿刺成功后拿出内芯,接上已拔下针头的点滴管,快速注入 50℃的生理盐水 40 mL+ 顺铂 60-80 mg,然后将点滴管拔下,并将以消毒好地传感器放入塑料留置管内, 整个长度是留置套管长度加上露出部分,共 12 cm(采用的是 16G 的套管针)。并在传感器 15 cm 处做一标记(以备计算进入胸腔内传感器的长度),然后将塑料留置套管退出而传感器仍留在胸腔内,将传感器用胶布固定。然后运用内生场热疗系统进行加温治疗每次 60 min,2F/W,共治疗 6F。
1.3结果。当患者完成治疗之后,两组近期的疗效满意情况如表 1。
2临床护理
2.1热疗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热疗作为唯一希望的方法, 患者对医生以及护士都有足够的信任感,然而其思想方面仍十分恐惧,此时实施心理疏导十分有必要。
2.1.2患者准备:由于热疗时间长,同时还需要保持固定的体位。盖好被子,注意保暖。治疗前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建立静脉通道。对惧怕疼痛的精神紧张患者,可口服心得安10 mg。为了能够在全身高热状态下平稳的接受全身热疗, 我们未用全身麻醉,只用深度镇静。
2.1.3治疗室的环境:操作前调好室内温度,一般 25℃左右, 相对湿度 70%,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温暖、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
2.2热疗中的护理
2.2.1实施无菌操作:采用有创测温的方式,护士需要严格结合进针部位以及测温针而实施消毒,传感器用 75% 酒精或1% 戊二醛溶液浸泡 30 min 以上,测温前医生戴无菌手套, 用 0.9% 生理盐水棉球把传感器从探头处向尾部进行全长反复(3 次)擦拭消毒。热疗结束后,针眼要用无菌纱布覆盖。
2.2.2监测温度变化:固定的测温传感器必须至少每 1-2 分钟测温 1 次。病人在正常状态下,皮肤的温度需要保持其低于 43℃,脂肪组织部位控制为 42℃左右,防止对患者的局部带来灼伤危险。
2.2.3测温点的位置:全身热疗时不能仅靠 1-2 个测温点, 至少要测点(外耳道、直肠各 2 个),若观察到不可解释的温度升高或下降应首先核对传感器是否脱落,停机 1-2 min 观察温度数值有无干扰。
2.2.4放置冷水袋:症状内生场 RF 加热中的冷水袋用 NaCl(0.4%),以减少反射又能达到降低皮肤温度的目的。
2.2.5观察生命体征:在热疗中,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同时保持每 10 min 而入热疗室进行观察,心率低于100 F/min。为了预防症状,可肌注或静脉注射杜冷丁、氯丙嗪,使病人进入人工冬眠状态。
2.3热疗后的护理
2.3.1注意休息:患者出汗较多,此时身体的消耗也非常大,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扶患者起来,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
2.3.2口腔护理:常规用洗必泰、朵贝尔漱口液作口腔冲洗, 也可用生理盐水 30 mL 加庆大霉素 8 WU,地塞米松 5 mg, 糜蛋白酶 4000 U,雾化吸入,2-3 F/d,每次 30 min。
热疗对护理工作来说,属于新型的领域,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护理工作,充分保障热疗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仁锋, 张岩, 温丰标, 等.6,058 例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J]. 中国肺癌杂志,2016(3):129-135.
[2]陈万青, 张思维, 邹小农. 中国肺癌发病死亡的估计和流行趋势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 ,2010(5):48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