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2-13 11:34: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设定为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研究对象设定为我院收治的奥出血急救患者,共计选择 56 例,参考其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
应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分为两组,对照组 28 例,观察组 28 例,对照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86% 较对照组89.29% 高,但差异不明显, 未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次数较对照组多,但止血之间早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均可作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护理方式,且循证护理更利于快速止血,推荐推广。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苗黎 , 朱晓玲.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7):247-248.

\

0引言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较为常见,具体指食管、胃肠道等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出血情况,临床症状以黑便、呕血为主, 患者伴有周围微循环衰竭情况,严重影响其营养状态,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1]。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利于病情好转,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护理理念不断创新,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广泛, 临床效果得到认可,但具体护理方案、效果尚未完全确定, 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段设定为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 研究对象设定为我院收治的奥出血急救患者, 共计选择 56 例,参考其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应用计算机软件分组, 具体分为两组,对照组 28 例,观察组 28 例。对照组男 15 例,女 13 例;年龄 27-59 岁,平均(43.17±2.08)岁;出血类型:肝硬化并发出血 9 例,消化道溃疡出血 10 例,饮食不当出血 9 例。观察组男 16 例,女 12 例;年龄 26-58 岁,平均(42.44±2.14)岁; 出血类型: 肝硬化并发出血 10 例, 消化道溃疡出血 8 例,饮食不当出血 10 例。本我院伦理委员会详细研究本研究资料,予以批准通过,入选患者对研究细则知情且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可进行分析对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第一,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谈,评估患者情绪状态,介绍治疗过程、疾病知识和相关成功案例,预见性地疏导患者情绪状态,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第二,出血先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定期询问是否存在胃部灼烧、异物感、咽喉瘙痒或恶心情况,尽早发现出血先兆,并对血压、尿量进行监测,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具体措施:第一,确立循证问题,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循证问题,并通过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形成循证依据,以此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第二,落实循证护理方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微循环障碍,若出现微循环障碍,应立即创建静脉通路, 利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补充血容量,若患者出血量较大,则应立即输注红细胞;同时护理人员做好用药指导, 合理控制药物滴注速度,说明注意事项,并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有针对性处理。

\
 
1.3观察指标。护理效果比较,显效:护理 24 h 后患者出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护理 48 h 后出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3];急救过程中出血次数、止血时间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参考具体观察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前者表示为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后者表示为例(n )、百分率(%),将有效数据录入到 SPSS24.0 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t 值和 χ 2 检验,设定当 P< 0.05时提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2.86%较对照组 89.29% 高,但差异不明显,未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 1。

\

2.2两组患者出血、止血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次数较对照组多,但止血之间早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 2。

\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较为常见,患者病情发展快,伴有呕吐、黑便、呕血、腹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机体营养吸收, 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提倡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且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科学合理护理干预服务意义重大 [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出血次数较多,止血时间较短,P< 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预见性护理以疾病特征和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为依据,综合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状况,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临床症状为参考,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循证依据,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 [6-7]。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两种护理方式均以调整患者情绪状态,满足其临床实际需求为主要目的,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切实促进其病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均可作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护理方式,且循证护理更利于快速止血,推荐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红菊, 滕敬华, 范彩仙, 等.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90-492.
[2]童嘉乐, 胡彦蕊 . 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98-600.
[3]李锐敏.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8(A02):1466-1466.
[4]刘明书, 王海舫.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 重庆医学,2017,46(A03):118-120.
[5]钱红妹 , 张菊红.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6):107-108.
[6]孙媛 , 李兴珍, 李红文.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437-439.
[7]盛敏.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2(24):160-161.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213/2019021311391574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0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