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对比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29 09:3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际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例各
30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护理满意度较高,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故值得深 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常规管理;脑出血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 瞿世华 . 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对比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7):191+193.

\

0引言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与人们生活压力和饮食作息规律有很大的关系,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会留下后遗症,给患者语言、运动、认知上带来很大的障碍 [1]。风险管理是一种医护理论,通过综合的护理方法达到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护理效果和预防不良情况发生的医护方式,可有效避免风险,使患者得到更加专业、安全、细致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2]。本文选取我院自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析探讨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旨在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间收治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例各 30 名),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45-70 岁,平均(55±3.6) 岁。实验组患者中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 48-68 岁,平均(57±2.6)岁。两组患者均确诊是脑出血且同意分组护理, 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方法:基本护理内容涉及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基本的实时监测, 为患者提供心理和饮食指导等常规临床管理操作等。
 
1.2.2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
 
(1)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因患者长期卧床,所以肠胃功能比较差,食物以清淡、粗纤维为主,配以水果汁、蔬菜汁、蜂蜜水等帮助营养均衡和肠道通畅。
(2)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给患者心理进行疏导,通过交流和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为患者排除心理压抑,使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消除负面情绪 [3]。
(3)康复干预,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康复计划和方案, 能尽早进行肢体恢复功能练习的尽早进行,因为越早进行康复锻炼患者恢复的效果越好。如不能尽早康复也应多进行坐立、握手、屈伸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4)泌尿系统护理,因患者长期卧床,难免会出现尿路系统的感染,因此要及时清洗,保证泌尿系统的清洁。
(5)压疮护理,对可能发生的压疮进行风险评估及预案制定,并根据评估情况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安排综合性的翻身、气垫床等护理措施,达到减少患者局部压力的目的。同时及时更换床单等床上用品,做到干净整洁清爽。
 
1.3评判标准。经相同周期的护理,记录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分三级,即显著、有效、无效,其中显著表示康复良好,没有并发症;有效表示恢复部分功能,偶有并发症 [4];无效表示康复差、有并发症。护理有效率 =(显著 + 有效)/ 总例数 ×100%;护理满意度为问卷调查方式,具体是 85 分以上非常满意,60-85 分满意, 60 分以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
 
1.4统计学分析。以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检验,若 P< 0.05,则表明效果差异显著。
 
2结果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是 73.33% 和 66.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是 93.33% 和 93.33%。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数据如表 1。

\

3结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新的医护理论,更加全面和科学,相比与常规管理办法有预见性、护理效果更好,改善护理效果和预防不良情况发生,能有效避免风险,使患者得到更加专业、安全、细致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5-6]。本文笔者选取我院自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例各 30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经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7-10]。

综上所述,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护理满意度较高,能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桂莲 , 向艳芳, 刘森 , 等. 风险管理在ICU 护理中应用探讨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20(14):161-162.
[2]周染云, 范燕娜 , 王国权 , 等.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治中的应用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32(3):51-54.
[3]钱堂美. 脑出血偏瘫患者行卒中单元护理的临床体会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3-64.
[4]阿依夏木古・阿布都沙拉木 , 姑丽米热・依莎木丁. 优化急诊护理对
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06(41):181-182.
[5]魏丽萍, 杨立新, 张静, 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6]朱桂华, 叶桦, 李先维. 院前急救在高血压急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 ,2014,35(5):114-115.
[7]臧胜楠.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12):2338-2339.
[8]汪丽, 梅丽曼. 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J]. 系统医学,2016,1(11):130-132.
[9]李夏. 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7):230-231.
[10] 张丽玲. 系统性急救护理在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应用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0):1426
 
《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对比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29/2019012909445235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9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