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管理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22 10:13: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研究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中采取护理管理和有效监测的效果。方法 此文计算显示以随机法将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经不同管理后数据差异。结果 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统计学具有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P< 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管理应用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应用。

关键词: 全麻术;苏醒期;护理管理

\

0引言
 
全麻术后苏醒期间患者因残留麻醉药物、导管刺激以及手术创伤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想要保证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就需要及时处理并发症。此次数据分析目标是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评价以及研究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此文涉及的 60 例样本来源于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收治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实验分组依据为随机法,各组收入患者 30 例,参照组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4:16,年龄 20-66 岁,平均(43.21±2.21)岁;实验组男女之比是 15:15,年龄 21-67 岁,平均(44.21±5.51)岁。验证两组患者一般数据,P> 0.05,统计学不存在组间分析意义。
 
1.2方法。参照组实行常规干预,实验组实行综合护理管理:
 
①躁动患者护理管理:苏醒期患者可能因口疼痛、麻醉药物残余、不合理体位、尿管刺激、恐惧心理等导致躁动,继而引发意外损伤,此时需要护理人员提升苏醒期患者的力度, 依据诱因的不同选择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概率。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理变化进行密切关注,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信赖感和安全感,减少发生躁动的概率。②呼吸系统护理干预。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选取去枕平卧位姿势,头偏一侧,对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深度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发生误吸,将口咽部分泌物及时清除,苏醒期患者十分容易发生舌后坠堵塞气道的现象,此时需要将下颌托起或者予以口咽鼻咽通气道处理,将梗阻解除,予以加压给氧进行辅助呼吸处理 [1]。③ 循环系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发现低血压、高血压等异常现象,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在医嘱下使用硝酸甘油, 维持 90/150-160/100 mmHg 的血压,血容量不足以及药物作用是引发低血压的常见因素,所以需要术后及时补充血容量,对术后是否发生出血现象各进行密切观察。④保温护理。术后低体温可将患者麻醉药物代谢时间延长,将苏醒时间延长,同时增加患者拔管时间,进而导致发生低血压现象,严重的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现象,所以,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尽早进行低体温处理。医护人员予以全麻苏醒期患者温暖舒适的卧床环境,做好保暖工作,如可将室内温度适当提高,以热水袋或者电热毯进行暖床处理,输入加温后液体,以此尽早恢复患者正常体温,缓解患者躁动症状以及寒战,有利于患者舒适度的增加。
 
1.3观察指标。观察以及计算实验组和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循环不稳定、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寒颤、躁动、苏醒延迟、恶心呕吐)。
 
1.4统计学分析。此文数据计算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中输入本院诊治的 60 例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的所有数据,实验组和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 χ 2 检验,实验组和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以(均数 ± 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 检验,P< 0.05,统计学显示组间数据研究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统计显示,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6.67% 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0.00%, P< 0.05,统计学显示组间数据研究意义,见表 1。

\
 
2.2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数据统计显示,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80.67±3.54)分,实验组全麻术后苏醒 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95.55±4.64)分,t =13.9647, P =0.0000<0.05,统计学显示组间数据研究意义。
 
3讨论
 
全麻苏醒期患者的基本情况,属于麻醉后全面恢复生理功能的时期 [2-5],对于围术期患者的整体安全尤为重要,完成手术治疗并不是说麻醉作用完全消失,或者完全恢复主要生理功。全麻苏醒期和全麻诱导期存在的危险性大致相同,苏醒期患者可能发生呼吸异常、循环异常、代谢异常等情况,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属于多发并发症的阶段 [6-9],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耐心以及责任心,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对患者各项生命征进行严密监测,通过针对性和有预见性措施进行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全麻术后苏醒期 [10-12]。此次研究发现,参照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80.67±3.54)分、并发症发生率 36.67% 和实验组数据对比形成统计学计算研究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综合护理管理应用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中和常规干预向对比存在更具优势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礼平, 王曙红 .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6,31(2):61-63.
[2]徐惠, 殷小容.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寒颤的观察及护理干预[J]. 华西医学,2016(2):361-363.
[3]陆忠辉 , 周逸刚 , 徐尔少, 等. 右美托咪定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及全麻苏醒期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6,37(21):3272-3274.
[4]韦喜艳 , 杨晓芸, 陆俊妨.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2016,2(4):115-117.
[5]王灵燕 .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 ( 上旬刊 ),2018,25(1):128-130.
[6]谢莲金.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管理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34(22):3389-3390.
[7]刁淑琴 . 老年病人与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J]. 药物与人 ,2014(5):215-215.
[8]覃金玉, 赖碧清. 高龄病人插管全麻术后苏醒期的监测和护理 [J]. 微创医学,2011,06(6):601-602.
[9]王群英.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3):210-211.
[10] 赵玮莹 . 全麻苏醒期患者血压变化监测及护理对策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4(9):162-162.
[11] 陈慧云.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 实用医技杂志 ,2017,24(1):83-84.
[12] 卢纯玲, 蔚会清. 全麻苏醒期肌肉松弛监测的临床观察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38(10):1222-1225.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管理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22/2019012210135156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9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