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30 13:33: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1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4例)和中医护理组(64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一周Harris评分,常规护理组明显低于中医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有效率比较,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医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与进一步深入探究。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王静.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333-334.

0引言

股骨颈骨折一般好发于老年人,主要和老年人特有的生理情况有关系,如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这一般体现在女性患者[1],另外老年人髋关节周围肌肉的退变,骨骼脆弱,反应迟钝等都会造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一旦骨折后致残率非常高,较严重者也有死亡危险,所以及时进行股骨头置换成为当下主流,但置换术后却因为老年患者自身情况而导致各种并发症较年轻患者升高,老年患者面临康复的困难,本文针对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进行探究,旨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率,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诊的1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4例)和中医护理组(64例),常规护理组中男性26例,女性38例,年龄(48.23±5.72)岁,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组中男性27例,女性37例,年龄(49.37±5.13)岁,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模式。两组病人均经过医院明确诊断,在诊断、治疗、基础疾病、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同时病人均经过医院伦理会知情同意,自愿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1.2方法。护理组常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方案:对病人进行日常护理,依照医嘱进行给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病人相关知识的普及,同时进行必要心理护理,关节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组护理方案: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加上中医护理,具体为:①中医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进行中医饮食指导,主要以易消化、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等为原则;②中医康复锻炼,根据老年人特点,进行能力所及的康复锻炼,强调循序渐进,对家人进行宣教,保持院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方案的辅助可以进行,指导患者可进行太极拳等增强体质的健身运动,同时出院后进行随访;③中医熏蒸护理法:此法运用中药的特点,可以改善微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舒筋活络,同时该法具有方便简单、安全无创、药效吸收号、价格适中等各种特点,但进行该法时需要根据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方案;④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采用川芍、冰片所制的敷贴贴于双下肢的委中、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有舒筋活络、打通血气的功效,因其便捷性与实用价值,此法在临床上推广较多;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原理通过高压电脉冲暂时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相关活血中药的吸收,可达到小众镇痛,舒筋活络的功效[2]。

1.3评价指标。①髋关节恢复情况的比较:采用Harris评分法[3],在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进行评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良,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尚可,70分以下为差,总有效为70分以上;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③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分为很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剔除不满意者。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或P<0.01表示两组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57.21±7.46)分,中医护理组术前评分(58.09±8.03)分,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t=0.6423,P>0.05),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术后1周患者Harris评分为(64.38±8.47)分,中医护理组术前评分(77.19±6.14)分,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t=9.7960,P<0.01),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术后3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为(71.29±7.87)分,中医护理组术前评分(83.62±6.98)分,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t=9.3770,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有效率比较,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医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中医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


3讨论

在骨折治疗中,西医手术的解剖复位治疗效果是显而易见,但术后功能复位则出现不一的疗效,据相关报道,大部分年轻人功能复位要高于老年人,究其原因,中医理论认为青年人气血顺畅,各方面生理有助于恢复,老年人则气滞血瘀、气血不顺,不利于康复,因此,对于老年人骨折方面的康复治疗护理更应该趋向于中医护理,尤其股骨颈骨折特别常见于老年人,因此研究中医护理干预为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有理论的可能性。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真阴而寓元阳,肝肾同居下焦,则筋骨健壮,因此中医护理重点关注于肝肾方面的调理,配合饮食心境情志护理,同时采用局部结合全身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活血筋骨,疏通气血,患者的康复进一步提高[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一周Harris评分,常规护理组明显低于中医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有效率比较,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医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与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尹丹,王艳梅.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9,39(03):484-486.
[2]高玲玲.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6):855-856.
[3]徐娜.中医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3):120.
[4]张凤华,曹少娟,田泓.中医护理干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6):212-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3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