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知信行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知信行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治疗后,血糖趋于正常水平,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同时,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治疗前均大为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对比,血糖指标改善不大,差异不明显(P>0.05),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有所改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导向下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利于稳定血糖、体质指数,降低精神分裂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知信行模式;血糖
本文引用格式:赵贵芬.知信行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47-248.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对日常生活干扰严重的重性精神病,症状不一,常表现为认知、情感、行为障碍[1],某些患者还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病情反复,临床中难以完全治愈[2]。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慢性疾病,在我国高发,临床尚无治愈手段,但通过药物、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3]。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次研究以66例这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知信行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以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判定为依据,糖尿病以WHO 201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依据。
1.2排除和纳入标准
纳入: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一般资料齐全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3一般资料
对照组3 3例,观察组3 3例,由于笔者所在病房为男性病房,所选患者均为男性,对照组年龄1 9~5 8岁,平均(4 2.5 8±7.85)岁,糖尿病病程1~22年,平均(12.71±4.36)年;观察组患者年龄19~58岁,平均(42.22±7.61)岁,糖尿病病程1~22年,平均(12.39±4.3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手段,血糖控制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3次/d,每次2片)+瑞格列奈(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0.5 g×30片/盒,国药准字:H20000362,3次/d,每次2片)治疗;辅以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依据患者血糖指标而定,同时给与饮食控制,每餐依据患者血糖指标,定时定量,同时每日15:00统一发放零食。
精神疾病控制给予患者利培酮口服液(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30 mg×30 mL/瓶,国药准字:H20065005)口服,2次/d,每次口服1.25 mL。
1.4.1对照组健康指导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嘱咐患者注意血糖控制,饮食控制。
1.4.2观察组健康指导
观察组行知信行模式健康指导。①首先组织病房护理和医务人员学习知信行模式1个月,共同学习知信行模式其概念与运用;②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通过图片、影像、文字资料向患者宣讲糖尿病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全面的认识;通过成功案例或其他手段,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嘱咐患者家属鼓励患者,通过亲情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坚实后盾;改变不良的用药习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按照制定的饮食标准,进行定时、定量合理饮食,加强基础性运动锻炼,注意规律作息。
1.5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满分40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满分5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精神疾病控制越好。
1.6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治疗后大为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对比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上述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
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自我能效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知信行理论模式(KAP)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科斯特提出,他将该理论分为三部分,一是获取知识即Konwledge;二是产生信念即Attitude;三是形成行为即Practice,用于进行健康指导[4-6]。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中,可理解为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让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通过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形成治疗动力,最后通过积极的治疗,最终战胜疾病。虽然该模式已诞生半世纪之久,但也能运用在今天的健康指导中,据研究[7-8],该理论在教育、管理、健康指导领域均有应用,并且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高发性疾病,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并且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胰岛素合成之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利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按时定量用药,注意饮食结构和运动,就能较为容易地对血糖进行控制。精神分裂症是一组重性精神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通过积极治疗能降低发病几率,减轻对生活的干扰。本次研究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知信行模式健康指导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效果理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向好发展,对比健康指导前,差异明显(P<0.05),同时,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一般自我能效评价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大为提高。
综上,在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知信行模式下的健康指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减轻精神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聂玉平,罗青,王东亚,等.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视频在初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4):2892.
[2]李舒宇,祝墡珠,金玲,等.糖尿病知信行量表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2):152.
[3]Zahiruddin WM,Arifin WN,Mohd-Nazri S,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knowledge,attitude,belief and practice questionnaire on leptospirosis in Malaysia[J].BMC Public Health,2018,18(1):331.
[4]Dhooria S,Sehgal IS,Agarwal R,et al.Knowledge,attitudes,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physicians regarding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d the impact of 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7,65(11):30-36.
[5]李园园.知信行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74-76.
[6]肖秀英.知信行模式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0):90,93.
[7]戚兆力,刘芹.知信行模式在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109.
[8]于康英,陈哲.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对大学生抑郁症防治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8,4(27):3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