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9 15:40: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心内科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5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1月至2019年度8月,研究对象50例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5例作为观察组(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2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教学),将两组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操作实践、理论知识得分、教学满意度、教学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实践(90.21±1.25)分、理论知识得分(86.21±5.26)分高于对照组操作实践(70.15±1.26)分、理论知识得分(69.45±1.47)分(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教学质量评分(95.21±1.26)分高于对照组(81.15±1.25)分(P<0.05)。结论通过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关键词: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心内科

本文引用格式:尹亚丽.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92+194.

0引言

心内科为临床的重要科室,其护理专业性较强,以往常常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其教学方式单一,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常规教学效果不佳[1],目前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广泛应用,其组织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使用词汇、图像、线条、符号等信息转化为图形,其层次分明,能对人体大脑潜能进行调动,形成认知结构,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2]。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心内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见下文。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对象5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1月至2019年度8月。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3]。观察组:年龄17-21岁,平均为(19.21±1.01)岁;(25例)中男性有3例、女性22例。对照组:年龄17-22岁,平均为(19.23±1.45)岁;(25例)中男性有2例、女性23例。二者各项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式。在教师带领下,按照教材大纲进行授课,在课堂采取讲授法和案例讨论法,在课后布置思考题。观察组应用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①在课前,分析思维导图的基本资料,例如历史发展、应用价值、基本概念等,教师应制定思维导图教学方案,了解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讲解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方式、概念等。②在课堂上,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式,指导和协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将症状作为中心词,然后再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随后由小组派出代表对思维导图学习情况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最后总结课堂知识。③在课后,带教老师应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巩固,并采用护理程序对个案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再由不同小组对个案进行讨论。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两组指标对比,包括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操作实践、理论知识得分、教学质量评分、教学满意度。

1.3.2判定标准: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判定:对实习生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分值在0分-10分之间,分数越高代表越好。操作实践、理论知识得分:给予实习生发放医院编制的考卷,其内容包括理论知识题目、操作实践等,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实习生成绩越好。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涉及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涉及计量资料,用x±y表示/T值检验,两组各项指标中(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操作实践、教学质量评分、理论知识得分、教学满意度)存在差异,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观察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

 
2.2对比操作实践、理论知识得分。观察组操作实践(90.21±1.25)分、理论知识得分(86.21±5.26)分高于对照组操作实践(70.15±1.26)分、理论知识得分(69.45±1.47)分(P<0.05),见表2。


\
 

2.3对比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见表3。

\
 

2.4对比教学质量评分。观察组教学质量评分(95.21±1.26)分高于对照组(81.15±1.25)分(P<0.05),见表4。


\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心内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不仅强调学习基础知识,而且还重视临床实践操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地位,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被动,多数学生存在记忆不深、理论知识掌握不佳等情况,使其无法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理论知识,因此常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而选择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实践、理论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张成帅.思维导图在国内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Meta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36-38.
[2]常红,赵洁,芦文博,等.思维导图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理问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9,54(7):806-809.
[3]龚俊铭,袁琦.思维导图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7):1352-13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