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造口病人全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9 11:55: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造口病人全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意义。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造口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这对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造口;全程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王珊,孙彦荣.造口病人全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48,351.

0引言

造口手术将人体原本自有的排便方式进行了改变,其指的是在患者结肠或回肠处通过手术操作建立安置人工通道,将肠内容物排出体外,解决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该种手术方式选择帮助患者能够正常排便,延缓生命周期,但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一定的创伤,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有多种不良心理副作用,这对其临床护理疗效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因此为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临床护理路径以时间和护理计划为纵横轴,制定出标准且规范的护理路径图表,保证护理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本次择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者开展相应护理研究,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6~72岁,平均(53.2±2.5)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5~70岁,平均(52.8±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术后进行造口相关健康教育,发放造口护理手册,加微信群,指导更换流程,根据患者的情况处理造口相关问题,护士根据需要及时更换造口袋,指导患者和家属术后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①内容包括:术前1d:了解手术方式,予造口定位,情况允许可试戴造口袋,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造口手术意义作用;术后0-1d,第一次更换造口袋,观察造口黏膜及血运情况,以后每日更换造口袋。观察造口位置、大小、外形,建立造口纸质档案,严密观察有无早期并发症。发放造口护理手册,加入造口微信群;术后2-3d,观察造口排气排便情况,指导家属正确倾倒造口袋。第二次更换造口底盘,采用标准ARC流程,判断造口周围皮肤有无异常,家属及患者现场观看更换造口袋流程,介绍造口相关附件产品作用,观察早期并发症并处理记录;同时观看造口更换视频。术后4-7d,第3次更换造口底盘,家属/患者操作,护士现场全程指导并对更换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改正,评估患者家属对造口周围皮肤判断准确性,指导每日观察造口粘膜及周围皮肤情况。予相关饮食指导。观察造口有无回缩或狭窄等;术后8-10d,第4次更换,家属操作,护士再次评估造口袋更换流程中不妥之处并指导,造口拆线,拆除支架;术后11d及以后,评估并定期更换造口袋,评估患者和及家属更换造口能力,予后期饮食、穿着、沐浴、活动指导;出院前1d或出院当日,发放出院指导,予造口出院相关注意事项指导,造口门诊介绍,造口用品购买及储藏,出院后根据医嘱情况随诊,必要时1月、3-6月复诊一次,若有异常及时门诊就诊,电话、微信随访。②护理方案实施,入院后护士做好接待和相关介绍工作,在其护理病历及亚华系统中做好标识,将临床护理路径表放于病床床尾板夹上,为患者和家属介绍护理方案、更换流程时,督促其按项目过程完成每一步,护士长对护理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并向责任护士反馈提出要求。出院前为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自我护理能力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造口袋清洁、更换、产品选择、皮肤护理、并发症观察)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进行SPSS 17.0统计学软件2检验,通过(n,%)方式进行表达,以P<0.05为检验标准,符合则表明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造口手术选择应用人工通道模式改变了患者的正常大便排泄出路,同时造口没有括约肌限制,因此无法正常控制排便,需要患者终身佩戴造口袋避免粪便外泄,一般情况下,患者对造口的自护能力较差,角色转换较慢,这不仅导致患者的生活大大不便,同样也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增强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掌握造口护理方式,便于其出院后进行自我护理,增强其自理能力。我院设计的造口护理临床路径管理表中明确标注了患者术前1d到其出院当日的护理内容,通过打钩、签名和记录的方式按照表格内容和规划措施进行护理措施的执行,可以全程跟进患者的护理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出院后的造口自我护理措施,按照计划有预见性的开展造口患者的全程管理,规避常规护理中的短板,为患者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护理方案。责任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时按照表格流程和计划开展规范化护理,特殊问题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护理效果并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不仅避免了常规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完善了患者护理干预的流程化,还能够使患者掌握造口袋清洁、更换、选择、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等技能,使其出院前可以完成自我护理,改善其生活质量[3]。

4结束语

综上,在造口患者全程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有利于改善其护理疗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故该种护理管理模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航羽.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131+143.
[2]黄艳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造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203-204.
[3]林爱花,黄花,冯国光.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4):5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