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15:56: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45例,甲组实施综合护理,乙组实施基础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改善程度,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甲组下肢肌力、动态平衡均较乙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生活质量较乙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生活质量;下肢肌力;动态平衡

本文引用格式:王可可,盛可.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96,398.

0引言

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使得患者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遭到破坏,进而患者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出现病变,最终患者出现四肢远端麻木无力、萎缩刺痛等症状,尤其是下肢,严重者出现足部溃疡、瘫痪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征,提高预后效果。现就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做以分析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45例,甲组实施综合护理,乙组实施基础护理,其中甲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4~71岁,平均(61.37±5.64)岁,病程4~15年,平均(7.39±1.06)年;乙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2~72岁,平均(61.33±5.68)岁,病程5~15年,平均(7.43±1.06)年,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进行研究通过医院伦理会审核。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足的规范化诊治》[2]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合并有肿瘤疾病的患者;(3)合并有神经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乙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观察四肢情况,询问患者感觉,根据医嘱实施治疗和护理。甲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通过为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原因、临床体征、治疗方案等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干预,并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暗示、冥想法等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饮食指导,综合评定患者病情、喜好等多种因素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保证每餐摄入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增加食用粗纤维食物,减少胆固醇、脂肪的过多摄入,保证饮食清淡、容易消化,遵循少餐多食原则;(3)足部护理,保证所穿鞋子舒适合脚,定时检查足部皮肤状态,每天采用中药汤剂足浴,指导家属定时对足三里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穴位按摩,直至有酸胀感出现;(4)运动指导,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可适当进行慢跑、太极拳运动,注意在家人陪同下,以免出现意外。

1.4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以30秒连续座椅试验测量患者的下肢肌力,“起立-步行”试验测量患者的动态平衡状态。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率(%)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动态平衡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组下肢肌力、动态平衡均较乙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干预前,甲组生活质量(56.49±5.37)分,乙组生活质量(56.54±5.34)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组生活质量(79.39±7.49)分,乙组生活质量(70.34±7.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其中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可能与机体高血糖状态,使得神经异位放电、神经供血不足、氧化应激、遗传等关系密切,不仅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也为患者家庭带来巨大压力[3-4]。因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施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意义重大。

针对基础护理无法满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其发展于基础护理上,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同时进行积极有效干预,配合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高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认知,积极配合护理,改善饮食、运动、足部护理等配合度,提高护理质量[5]。将综合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下肢肌力、动态平衡更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综合护理通过加强对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识宣讲,帮助患者加深对于疾病的认识,提高重视度,有利于促进患者自我控制血糖,通过增加沟通,同患者建立友好和谐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并着重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保证皮肤状态正常,做以足浴和按摩,促进足部功能恢复,配合适当运动,减轻患者体质量,同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更有利于病情,促进生活质量[6-7]。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杰.下肢力量训练联合中药熏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效果研究[J].包头医学,2019,43(02):57-59.
[2]许樟荣.糖尿病足的规范化诊治[A].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论文汇编[C].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0:2.
[3]曾庆莲,陈子睿,周关芬.基于个性化护理的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7):2721-2724.
[4]霍嫚,左研科.中药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干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4):597-599.
[5]潘艳花.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2):22-23.
[6]梁肖仪.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1):139-140.
[7]周彩萍,江霞,丁银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护理服务与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05):76-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1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